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建立于哪个朝代,主要内 容有哪些?
3、简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工作流程,特点,有何影 响?
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5、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清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1)工作流程: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行)
尚书省(负责执
六部(具体实施)
(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皇 权独尊。 (3)影响: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 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将强皇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 一省制
军机处
宋:二府三司制 清:增设
明:废丞相,设内阁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本质是 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三、合作探究(形式:小组合作)
(一)加强联系
1、纵向:举例: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官吏产生 皇帝任免 郡县制 有任期 凭借才能 周王分封 分封制 后世袭 凭借血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概述: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早期 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 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一条主线是指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 的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方面是指一方面 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 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另一方 面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 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 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 益强化。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第一部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什么?
2、说出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
(1)秦汉: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 制度。(6 分) 唐朝: 实行三省 六部制和科举制。( 3分)
(2)分割相权:军政、财政和和
行政权分别归枢密院、三司和 中书门下掌管 。(8分)
(3)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
机处。(4 分)
(4)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
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 断削弱。(4分)
清军机处
初具雏形
特点
形成
发展完善
成熟积弊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与技巧

概括为以下的三部曲:
一、读,解题的前提
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特别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 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
A
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 D 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4、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
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此下列说法与“科举制” A 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孝廉,父别居
四、限时训练5分钟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 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 央集权制度
A

A.①②③ D.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2、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
世禄制度的是 ( )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 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 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D.举秀才,不知书;举
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
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 (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 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D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郡县制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同答: (1)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大变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9分) (2)宋初的统治者“立意把相权拿归 自己”,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8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分) (4)综合上 述史实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4 分)

2、找,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 将两者截然分开。 ①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 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


③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 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 难了。
D 6.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制”,这个“制”指的是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宗法制
秦朝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地方
汉至元
明清
中央
西汉中外朝 东汉尚书台 唐三省六部
明废丞相 设内阁
汉郡国并行 汉刺史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严苛法律
唐节度使
宋文官分权
元行省制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一)开创——秦朝(课本第7至9页把握其内容和影响)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课本第14至15页把握汉、宋两朝集权的 背景、措施和影响)
(三)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把握中国古代秦至清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和 趋势)
(四)选官和监察制度(课本第11、12页) (五).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同步练习册 第12页)
财赋收入 军队指挥 收归中央 诸候自用 少量上贡
皇帝指挥 诸候指挥
哪项制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地方?
2、横向 举例: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 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都实行分权;
②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 不同。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 治的产物。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 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 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 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 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 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 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向预测:
1、注重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及社会遗存。 2、注重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 方面命题,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 3、高考可能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 近代民主政治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命题,分 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政治文明的 特点。

3、答(解题的归宿) ①审准设问。
②答题要简明,论点明确,简明扼要。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 组织:A、择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 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 语。)。 ③注意格式及版面:要点化,标序号,求答项等;卷面整洁。不要串题(随 意对换题号); ④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 要简答。
(五).影响
明朝中期 前 积极 影响是主要的 消极 影响是主要的 封建社会后期 后
封建社会前、中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社会制度的渐趋衰 落。逐步拉大中西方差距,潜伏近代落后挨打的隐患。
二、问题驱动,自主复习成果展示 形式:抢答!答对一个得2分,不对不扣分! 你还在等什么
1、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第二部分 秦朝至明清: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概念解析: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 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 身(决策权、兵权、政权、财权),具有独 断性和随意性——皇帝制度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 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 理和控制,绝对服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