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4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 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 5、重视信息表征方式合理性原则 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 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四、简答题
1.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 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 (1)做的层次,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理解)、参与活动(演戏、 表演) (2)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静态画面、 广播和录音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和语言符号 基本观点: 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但不是说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 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化分阶层是为了说 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B 情感
C 意识
D 技术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 B )。
A 交互性
B 沉浸性
C 多样性
D 集成性
13. 按照 ITU—TL347 的建议媒体可分为 ( C )。
A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传输媒体
B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C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4. 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 述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为主,这些教学方法依赖的教学媒体也多以教材、板书为主, 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教学媒体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讨论式教学、互动式讲授等新兴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大 量教学资源的在线支持,而教学媒体为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尤其是网络化的教学媒体 资源,可以使教师和学习者随时查看教学资源,例如,在讨论式教学中学习者可以迅速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归 纳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将使讨论式教学的应用更加便利。总之,教学媒体的不断丰富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奠定 了重要基础。
的分析这种分析被称作 (
A
)。
A.学习内容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前端分析
D.教学需要分析
10.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确定了 (
A
)
A.教学目标
B.教学要求
C.学生水平状况 D.学生学习风格
11.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
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
B )。
A 知识
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5. CAI 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
C
)。
A 黑板和粉笔 B 教材和练习册 C 计算机和课件 D 系统软件
6. 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
D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视觉教育 B 视听教育
C 教育传播 D 电化教育
7. 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有目的直接经验 B 设计的经验 C 语言符号 D 视觉符号
三、设计题
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试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实际,谈谈在进行多媒体 课件开发的开发过程。
3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1、确定课题: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课件运行环境与课件的组成部分来确定 2、课件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单元的划分、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等 3、软件的系统设计:包括软件的选择、封面的设计、建立教学单元间的层次结构 与确定教学单元的超链接等 4、脚本编写:具体地规定每个单元中计算机想学习者传送什么信息、从学习者身 上得到信息后又如何判断和反馈,最后在脚本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媒体的特征与计算机 的特点编排程序。 5、编辑加工:将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 效 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6、课件的试运行与测评:主要是发现课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对课件进行 修改、补充、完善、直到达到最好的教学辅助效果。在调试中检查每一个按钮、链接、 菜单等,设想使用者使用时可能的各种正常的和反常的操作,以保证调试的彻底性和完 整性。 7、形成性评价:在开发过程中手机的有效数据,做出分析判断,向课件开发者提 供反馈信息,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开发工作,以取得价值较高的课件,这种评价贯穿于 整个课件的开发过程中。 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试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实际,谈谈在进行多媒体 课件开发时应该注意什么设计原则。 1、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 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5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请简述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环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中 赖以持续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硬件环境、时空环境等显性环境 和文化心理等隐形环境的总和 特点: 教学信息多媒体化 学习资源共享化 教育时空立体化 自主学习个性化 学习活动合作化 教育管理自动化
由教师针对学习的某主题,搭架一个辅助教学的开放式网站,学生利用网站中的网络课 件或已有资源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对与此主题相关的其他方面,交由学生 小组协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查阅其他网站资料,并以网页的方式归纳整理,将学生自 制的网页上载至网站,在学完该主题的所有内容时,此主题网站也由师生共同建立起来,
D 感觉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14. 用 photoshop 合成图片,以后还想修改,应当将文件保存为哪种格式( A )。
A psd 格式
B gif 格式
C bmp 格式
D jpg 格式
15. 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B )。
A 教育传播媒体
B 教育传播环境
C 教育传播通道 D 教育传播系统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 "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 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 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 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 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 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探究式教 学模式的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 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
6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 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 (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 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可适当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四)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主动学习的能力:交流自学成果、合作学习,探究疑 难 (五)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革,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 教育技术(05 定义) 教育技术 AECT2005 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 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4. 学习环境 即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 合作和支持的场所,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 5. 教学策略 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6. 教学评价 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 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7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为以后的复习巩固提供了齐备的资料。学生在边学边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学习主题的 全面了解,也促进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6、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任务驱动教 学模式的结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 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 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 学习体系
8. ( D
) 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
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
学习。
A 信息加工分析法 B 归类分析法
1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C 层级分析法
D 图解分析法
9. 在进行教学决策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及学习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