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实
二、“校校通”工程的内容
1.“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 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 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 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 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二、“校校通”工程的内容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案例
任课教师 徐桂兰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一节 语文“四结合”试验研究项目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国家教
育部基础教育司1994年批准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该项 目由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王 本中 (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 作为总课题组负 责人。其主要目标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 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 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双主模式),在此基 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三、语文“四结合”试验的实施步骤
开展该项目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组织、 设计、试验、总结、推广等阶段。 1.组织准备工作 试验的组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考察选择试验学校 (2)组织成立子课题组 (3)组织培训 2. 在一年级试验班中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试验 3. 在试验学校的其他年级学生中推广使用认知码 4. 组织专题研究
2.“校校通”工程的任务
在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 市的中小学组织上网工程。在中西部县和县 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建立远程教育接 收点,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电视机、VCD 放映机和计算机等必要设备及基本的教学资 源光盘,接收和使用优秀教学课和数字化教 育资源。开发系列的优秀教学课和丰富的课 程资源,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三、“校校通”工程分析
1.校园网概述 校园网定义:一种为学校学习活动、教 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 内局域网络环境,并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 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 的。
“校校通”实现在教育领域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背景 1.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我国普及信息技 术教育的需要 2.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 开展的基础 3. 实施“校校通”工程为师资培训、职业培 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4.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国家教委的对当 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2)自学生字感受新知 (3) 典型教学掌握新知 (4) 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二节“校校通”工程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实 施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必然要求。我国为 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实施 “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在中小学实 施“校校通”工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四结合”研究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
它包括运用汉字编码技术(认知码)、多媒体技术、计 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 用,以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
2.“四结合”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为指导
该项目的研究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运用 认知学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外部刺激 进行信息加工,发挥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 . 通过计算机技 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 的参与机会,为学生提供建构新知识的材料和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五、语文“四结合”案例
1.《小燕子飞回来了》案例: 《小》一课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进 行分析。《小》一课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水平如图7.1所示。课堂教学 结构的设计如图7.2所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图7.1《小》一课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水平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图7.2《小》一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二、“校校通”工程的内容
3.“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工程的进度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首 批宜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大中 城市和县进行,具体实施的批次名单由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安排。 在课程资源等软件上原则上采用征集、 筛选和收购的办法,充分用好社会上现有 的资源;需要重新开发的资源将采取招标 竞争的方式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3.“四结合”研究以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途径 为目标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 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4.把语文教育与计算机教育融为一体
探讨“识字教学四结合”的内涵,分两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阶段要求是 :“ 识字教学、查用字典、汉字编码、汉字打字”( 即 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其中心是探索新型的语文识字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的要求:是把“识字教学、编码打字、阅读理解、作文训练” 其中心是在巩固与扩大第一阶段“四结合”识字教学改革成果的基 础上,对“四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作文教学模式作认真的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概述
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是以计算机为 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 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小学语文教育与计算机 教育融为一体,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 电脑应用”四者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二、语文“四结合”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四、语文“四结合”的教改目标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的主要目标 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 双主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小学生识字的双主教学模式 2.小学生阅读的双主教学模式 3.小学生低、中年级段作文的双主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