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在细雨迷朦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fǔ)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mú)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C·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yán)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豪端。

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zhuō)了。

D·我在原野上摇拽,使原野风光更加旖(qǐ)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fù)郁。

2·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B·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多公里。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D·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5·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1 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 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 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 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 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⑤⑥④①③②B·⑤①③⑥④②C·①③②⑤④⑥D·③②⑤①④⑥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这是一支对敌人具有______力的导弹部队。

(2)大脑愈用愈发呆,不用则_______。

(3)一向不关心时政的美国人,对这次爆炸事件的________都很强烈。

A·慑服退化反映B·慑服蜕化反应C·威慑退化反应D·威慑退化反映8·填空。

(6分)(1)《草原》作者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__,北京人,满族,作家。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14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10·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明月/别枝/惊鹊B·七八个/星天外C·听取/蛙声/一片D·旧时/茅店/社林边11·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12·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从本诗中找出来。

(2分)1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4分)逃离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枝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

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

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

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

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

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

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

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

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

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

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

可在那幅想象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

纵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

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

我明白,无需逃离。

被刺痛着,也要承受。

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

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就像这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

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他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4·(1)请具体说明食堂门口的那颗树有何风格迥异的美。

(2分)(2)我为什么会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2分)它使我明白了:15·文章引用《玩笑》中的一段话和王维的《竹里馆》各有什么作用?(4分)16·请具体说明“逃离是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这句话的含义。

(2分)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相对于无可选择的校园生活,绮丽的大千世界是美丽无比的,因而逃离的快感使同吃同住的姐妹分离也不感到伤感。

B.总感觉别人的生活自由、快乐、充满着诱惑,因而自己总是脚步匆匆,一次次地逃离。

C.总希望别的地方有宜人的风景,可是因为自己不能投身其中,因而处处失望。

D.快乐和寂寞是缘自内心的,同样的境界,有的人可以高歌其中,有的却感到不寒而栗。

E.生活中充满了假象,就象琐碎和锐利,只有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娇艳和芬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2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 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8.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4分)19.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分)20.文中有两个表示绿色的词语,分别是()和()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和()(4分)21.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10分)马路旁的行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

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儿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