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史 考核重点内容

管理思想史 考核重点内容

06088 管理思想史(2018秋)重点考核的章节是:3章、4章、5章、6章、7章、8章、9章、10章不考章节是:无其余章节为一般考核内容。

1.历史不会重复的观点提出者是:马克吐温P112.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管理战略与战术问题的杰作是:《孙子兵法》P153.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中心是:自由市场经济P774.弗雷德里克·温思洛·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P1075.奥利弗·谢尔登指出工业管理的原则宗旨是:“为社会服务”P1316.梅奥提出的管理思想重要观点是:人际关系学说 P1757.什么奠定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人际关系学说 P78.协作系统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P2439.最早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的是:汤姆伯·恩斯和斯托克P27710.约翰科特核心思想是:领导与变革P29911.普尔归纳的大企业管理三基本原则P94①组织原则②沟通原则③信息原则12.影响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P190①保健因素②激励因素13.激励因素有哪些工作表现机会①工作本身乐趣②成就感③未来期望④职务上的责任感14.小康阶段需求有哪些P185①尊重的需要②情感和归属的需求15.马基雅维利对领导者素质提出的名言是:“要比狮子还勇敢,要比狐狸还狡猾”P5716.甘特图是什么P113称为横道图、条状图,其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17.什么叫行会P53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行业结成的联盟。

17.A型组织 Z型组织的概念P214A型组织:领导者个人决策和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Z型组织:①实行长期或者终身雇佣制②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的制度③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的人才④管理过程既运用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由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和诱导⑤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⑥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做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18.统一指挥与统一领导的区别P144区别是统一领导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即在设置组织机构的时候,一个下级不能有两个直接上级;而统一指挥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以后运转的问题,即当组织机构建立起来以后,在运转的过程中,一个下级不能同时接受两个上级的指令。

19.P347人本管理的概念是指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20.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P228①强调系统化②重视人的因素③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④广泛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⑤对信息化工作的强化⑥“效率”和“效果”的结合⑦重视了理论联系实际⑧强调“预见”能力⑨强调不断创新⑩强调权力集中21.早期的银行业产生于哪里:西欧 p25422.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P29723.用迈克尔波特的战略思想分析行业结构5种竞争力P294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根本因素是行为的吸引力。

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五种竞争力的作用,是它们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

①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②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供应商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的企业的盈利能力③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折旧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可能危机现有企业的生存④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所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他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⑤行业现有的竞争者。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竞争力的作用力的总和,决定行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和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在波特看来,行业的这五种作用力决定了该行业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他们影响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

24.法约尔管理5大要素p141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他对这5个要素进行了分析。

25.行为科学的代表理论: 1)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2)个体行为理论 3)人性管理理论 4)群体行为理论 5)领导行为理论 P18026.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P189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其理论根据是: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

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27. 管理方格理论中俱乐部式领导者(1.9):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他们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但对协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并不热心;P21428. 威廉·大内他将日本的组织称为Z型组织,其特点是:P214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和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的制度。

3.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用的人才。

4.合理过程既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和诱导。

5.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6.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29. 迈克尔·波特行业结构分析p295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根本因素是行为的吸引力。

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如下5种竞争力的作用,是它们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

(4)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5)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程度。

30.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P298第二部分以下内容为选择题:眼熟,看到会选就行了!P95提出管理重要性的,认为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亨利·汤P12920世纪初会计学家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P152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P175霍桑实验最有价值的成果:人际关系学的建立P176人际关系学的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P275权变理论学派的理论依据: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权变理论是在那个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4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哪三等:1治国贤哲学,即管理国家的哲学家,2是卫国武士3民间艺人P133福莱特的主要思想:1群体原则2利益结合原则3形势法则4协作原则5循环行为论P254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1赫伯特·西蒙2詹姆斯·马奇P306企业文化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1物质文化2行为文化3制度文化4精神文化P304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威廉·大内,1981出版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书名为《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人的挑战》P308企业再造的概念: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

通过对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彻底的变革,以达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质的飞跃。

P29-《孙子兵法》强调的是以谋略取胜,老子提出管理者要讲“善数”,即善于谋略。

《孙子兵法》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主张“运用智妙,存乎一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是将帅的首要素质;孟子强调权变取胜,《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孟子认为权变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智慧,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权变的艺术,不拘泥于既定的清规戒律,主张要根据各种条件,灵活用兵;提出只要有“一心”运用各种不同战略战术的方案就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P78“管理幅度”是由古埃及人提出并不断发展的。

P8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阐述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阐述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并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他说:“从来不知道付出的人不可能是一位好的指挥官”。

他关于“天赋人性”的思想和我国的孟子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具有同样的性质。

P89-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阐述成为君主的条件与方法;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说明了一个君主应该具备的条件和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