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查房ppt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查房ppt
1.颅内高压代偿期: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 “二慢一高”
2.失代偿期:“二快一低”呼吸快,脉搏快,血压低
其他
5、脑疝:因颅内分腔之间存在压力差,脑组织从高压 区向低压区移位。是颅内压增高最危重的并发症和引 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小脑幕切迹疝
-颞叶钩回疝
颞叶海马回、钩回-小脑幕裂孔
1. 颅内压增高-进行性加重 2. 进行性意识障碍 3. 动眼神经受压-患侧瞳孔缩小—散大
身体状况
▪ 脑疝的表现
– 小脑幕切迹疝
是小脑幕上方的颞叶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 幕下移位,常由一侧颞叶或大脑外侧的占位性病变引 起。在颅内高压的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患侧 瞳孔暂时缩小后逐渐扩大、病变对侧肢体瘫痪、生命 体征紊乱、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⑹ 对症治疗-镇静、止痛、抗癫痫
⑺ 脑脊液体外引流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及反应
健康史
▪ 有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脑 畸形等病史,初步判断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有无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 ▪ 有无呼吸道梗阻、咳嗽、便秘、癫痫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 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病情进展情况,以及发病以来做过那些检
查和用药等情况。
身体状况
▪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
–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即“三主征”。 –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早晨和晚间较重,多位于前额和颞部,程
度可随颅内压增高而加重,当低头、弯腰、用力、咳嗽时加重。 – 呕吐呈喷射状,可伴有恶心,与进食无关,呕吐后头痛可有缓解。 – 视神经乳头水肿:因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是颅内
颅内压调节机制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学习目的
▪ 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及护理措施
▪ 熟悉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治疗原则,健康教育 ▪ 了解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病因,辅助检查
颅内压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是指 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增高
▪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 mmH2O)以上时从而引起相应症状的临床病理综
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 由于颅腔内容物的体积超过了颅腔可代偿的容 量而引起的临床现象,患者常伴有头痛、呕吐 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
平卧位颅内压 持续地超过 200mmH2O
颅内压 增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2. 对不明原因或一时不能解除原因者 ⑴ 脱水治疗: 静脉-20%甘露醇、速尿、固利压 口服-氢氯噻嗪、乙酰唑胺、氨苯喋啶、速尿
⑵ 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
⑶ 抗感染
⑷ 过度换气:增加氧分压、排出CO2 Pa CO2 每下降1mmHg,脑血流量递减
2% ⑸ 冬眠低温:降低脑代谢,减轻脑水肿
4. 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炎症病变-明显水肿-早期即可颅内压升高
5. 全身性疾病-继发性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血流量减少 脑疝(brain hernia ) 脑水肿 库欣(Cushing)反应 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促. 痰鸣. 泡沫血性痰)
临床表现
最早最主 要的症状
光反射迟钝 / 消失,眼睑下垂、眼球外斜 4. 锥体束受压-对侧肢体瘫痪 5. 晚期: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
去大脑强直(脑干严重受损), 生命体征严重紊乱 — 死亡(呼吸先停于心跳)
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扁桃体、延髓-枕骨大孔-椎管
1.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2. 早期颈后疼痛、颈项强直 / 强迫头位; 3.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4. 多无肢体瘫痪、瞳孔改变,但呼吸障碍明显
颅内容物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 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着稳定的压力
卧位脑脊液压力来表 示颅内压(腰穿、颅 内压监护)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 波动,与血压和呼吸
关系密切
颅内压正常值
成人为70—200mmH2O 儿童为50—100mmH2O
成人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 (70-200 mmH2O) 儿童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 (50-100 mmH2O) 颅腔容积(1400-1500ml)
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充血、模 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怒张,严重者可见出血。
身体状况
▪ 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紊乱
– 颅内压增高的初期可有嗜睡、反应迟钝等,进而出现昏睡、昏迷。 – 生命体征的变化为:血压增高,以收缩压为主,故脉压差加大;
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 变称库欣(Cushing)反应 。
➢ 病因
➢发病机制
病因
可分两大类: (一 )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或量增加
1、脑体积增加 (炎症、水肿) 2、脑脊液增多 (分泌多、吸收少) 3、脑血流量增多(CO2分压高、脑血管 扩张) (二 ) 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 1、颅内占位性病变(血肿、脓肿、肿瘤) 2、先天性畸形 (狭颅症) 3、大片凹陷性骨折
可在意识清醒状态-早期突发呼吸骤停-死亡
辅助检查
1、CT 首选 2、MRI (CT不能确诊的情况下
行MRI检查,以利于进一步确 诊) 3、X线 4、脑血管造影 5、腰椎穿刺 (测脑脊液压力增 高。颅内压明显增高的病人禁 做,有引起脑疝的危险)
处理原则
1. 处理原发病因 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灶切除术 / 部分切除、减压 术 脑积水-脑脊液分流术 脑疝-紧急手术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颅腔容积缩减
脑体积增加 脑脊液增多 脑
脑水 脑积 动静脉畸形、 肿瘤、出血、感
狭
肿等 水等
脑充血等
染、寄生虫等
颅
征
等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 年龄:婴幼儿、老年人的特点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3. 病变部位 颅中线、颅后窝-阻塞脑脊液循环 -病变小可致颅内压高 颅内大静脉附近-压静脉窦-阻碍静脉 回流、脑脊液吸收-症状出现早
在清晨和夜间加重, 多位于前额及颞部
头痛
原因是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 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
喷射状
呕吐
刺激迷走神经或迷 走神经核团
视神经 乳头水肿
因眼底静脉回 流受阻引起
临床表现
眼底
正常
水肿
视乳头充血,边缘不清,中央 凹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Cushing (库欣)
反应
生命体 征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