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为理论依据。
努力做到以促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增强学生体质。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自主选择练习,激发学生课堂练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体验运动中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耐久跑属于周期性项目,按其供能特点分为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两种形式。
长期从事耐久跑运动有利于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心脏供血能力。
同时对增强体能,培养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本单元共设计8次课,本次课为第4节,重点发展学生速度耐力能力。
速度耐力与一般耐力相比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速度较快,对心肺刺激较深,以糖酵解供能为主,并对人意志品质提出较高要求。
本次课通过速度不断变化,学生能够对呼吸与步伐节奏合理配合并有效调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功能。
2.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课授课班级初二(4、5)班女生,共28人。
在初一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耐久跑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自己具备制定发展一般耐力练习方法。
但速度耐力练习强度较大,对心肺功能提出较高要求,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意志力。
而授课班级学生身体素质性差异较大,这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诸多难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本次课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3节课已复习耐久跑呼吸方法、跑步节奏及体能的合理分配,为本次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设计:
一、课堂常规队形如图:
组织:足球场中圈密集队形,四列横队。
要求:整队速度快、静、齐,见习生参与适宜的运动。
测试脉搏,并记住所测的数值。
见习生练习内容:原地徒手练习途中跑摆臂练习或手持哑铃做摆臂和力量练习。
一、行进间操队形如图:
组织:一路纵队在篮球场中圈体操队形散开。
准备
部分9ˊ
连续报数分成四个小组,
在足球场中圈线上匀速
跑进,当听到老师下达数
字口令时,是这个数字的
学生快速跑进场地内进
行得分,得分有两种手
段,一种快速拿起场地中
玩具快速跑回自己位置,
在不被对方抓到算赢一
次,另外一种得分手段,
不拿玩具但能在拿玩具
同学在没有回到自己位
置前抓到对方为胜,每赢
一次积分2分。
三、跑的专门性练习。
方法:所有同学站在足球
场中圈上,在老师口令下
分别完成由原地高抬腿、
向圆心行进高抬腿、原地
高抬腿、转体高抬腿、向
圆心外加速跑。
5-6
ˊ
3ˊ
要求:
1.跟随教师做行进间操,充分活动开各
关节,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动作舒展有一定幅度。
智取游戏图形:
组织:一路纵队在足球场中圈体操队形
散开。
要求:
1.1号同学为各组组长,记录本组积分
情况。
2.本组队员可为本组队员出主意。
3.可为队员加油助威。
三、跑的专门性练习队形如图
组织:在足球场中圈内、圈上、圈外保
持一定间距。
要求:
1.步频快,有一定幅度。
2.加速向中圈外跑注意安全距离。
一、速度耐力
学生自主选择下面三种
练习中的一种作为练习
手段。
1.200米间歇跑:
方法:在足球场中线延长
3-4
200米间歇跑练习图形:
组织:学生在本组长带领下,站立式起
跑。
基本
部分25ˊ
线,一端作为起点另一端
作为终点,距离为200米,
每组跑时间控制在50秒
以内测完脉搏后间歇时
间1分30秒开始下一组
练习。
2.变速跑:
方法:在长70米宽15米
场地内,从起点一端全速
跑到终点,由终点端慢速
调整跑回起点,不断重
复。
轮流领先跑练习:
方法:每组4-6人,全组
在慢跑中,由排尾的学生
开始,用全速跑至排头
后,排尾第二人又向排头
跑去,一次轮流领先跑练
习场地长70米宽15米。
重点:呼吸与步伐节奏的
合理配合。
难点:极点出现积极调
整。
二、上肢力量
1.静力俯撑
2.移动俯撑
次
6-8
次
要求:
1.本组学生练习过程中体会一般耐力和
速度耐力有哪些区别,极点出现后如何
克服。
2.每组练习后组长带领学生测试脉搏,
并讨论老师所留问题。
3.结合老师所给的指导不断体会速度耐
力中呼吸与步伐节奏的合理配合。
变速跑练习图形:
要求:
1.慢跑时根据个人情况积极整,体能合
理分配
轮流领先跑练习图形:
要求:
1.本组成员控制好整队节奏。
2.速度的变化调整呼吸和步伐节奏的快
速调整。
易犯错误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1.呼吸和跑步节奏不协调。
2.呼吸方式方法不合理。
纠正方法:
1.全身协调与呼吸节奏相吻合。
2.吸气自然呼气加深。
二、上肢力量练习如图
组织:学生为足球场中圈成体操队形。
要求:
1.臀部不要翘起,腰不要塌下去。
2.头、上肢和躯干在一条线上。
1.放松练习及下课队形如图。
组织:学生为足球场中圈成体操队形。
要求:
1.各组身心得到放松。
运动量:适中运动强度:较大
脉搏曲线图:
教学反思
收获:
1.本次课能够较好地落实体育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在课堂各各部分穿插了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与教学质量。
同时课堂上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课堂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展现。
同时对个体差异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通过自主练习、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单独指导、给与激励等多种手段,保证每一位学生有新的收获。
2.能够根据主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课的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情感目标,课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能较好完成课前各项预设目标。
3.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主教材,并对教材能够深入研究,并结合本次课重点、难点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良性效果。
4.掌控课堂能力有一定提高,各环节做到紧密衔接流畅。
对学生驾驭能力有一定的进步。
不足:
1.学生练习量、负荷强度多数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任务,但能力较差学生虽然教师做到区别对待给予一定的关注,光靠教师一方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在学生当中多培养老师的助手,协助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在课上虽在各环节设计了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各组学生能力有限,在个别有效指导方面还存在不足地方。
教师应给学生合理的建议与指导,避免学生主体性发挥流于形式,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应给有效性指导意见。
3.在教学各环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时,要考虑好学生是否具备这方面能力,能够通过学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及集体的智慧能够完成任务,教师首先对所受学生进行预测,如能完成则给学生提供发挥展示空间,不能完成教师应主导完成。
4.在基本部分练中每组练习中,都有学生对练习的强度掌握不好,出现强度过大或过小,即使教师指导和提示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还会出现同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