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的读书报告作者介绍: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

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做出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

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

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

二.相关名著(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1、《一日江户人》、杉浦日向子、2015.5、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生动靠谱的江户穿越指南,图步江户,领略东京的前世今生。

2、《战后日本》、陈杰、2015.10、陕西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从1945年日本战败开始,梳理了战后日本发展的历史。

同为东亚文化圈内的国家,一样走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中日两国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彼此借鉴,当下备受国人追捧的“日本制造”使得日本再次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

日本何以从战后一个国力衰弱贫瘠的国家,在七十年的时间中,从废墟中崛起。

从本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3、《日本历史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竹村公太郎、201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容简介:作者数十年地形与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思考结晶,是从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对日本历史作出的全新解释,或是深入说明,或是推翻成说,或是揭开悬而未决的谜底,同时也准备接受来自历史学家的挑战。

德川家康如何建都江户,德川幕府的复仇史,江户的建设史,日本的近代化变革史,京都、奈良、大阪、福冈的城市特色,在书中都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分析和结论。

4、《日本史》、(美)霍尔、2013.7、商务印书馆内容简介:约翰·惠特尼·霍尔编著的《日本史》是一部自前陶文化直到本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史。

原书1968年以德文出版,列入《费舍世界历史丛书》。

经过大幅度修订后,1970年出了英文版,列入《三角洲世界历史丛书》,几十年来重印多次。

英文版问世当年,即由尾锅辉彦教授译为日文。

日译本的后记说,《日本史》虽采通史形式,但不像教科书那样网罗一切。

名词术语较日本高校教科书为少,而深度可与日本所出多达20多卷的通史相匹敌,甚至有超过的内容。

本书长于比较考察与历史联系现实,文字亦优美可读。

5、《日本史》、坂本太郎、2008.6、中国社会出版社内容简介:讲述了从神话时代到现在的日本历史,解读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日本历史上种种冲突产生的由来。

6、《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内藤湖南、2015.5、商务印书馆内容简介:从文化形成看日本历史,深度剖析日本。

7、《家徽里的日本史》、INDEX、2015.6、世界图书出版社内容简介:讲述日本历史上各大家族家徽形成原因及其象征,以及各个家族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8、《源氏风物集》、河添房江、2015.7、新星出版社内容简介:陶瓷、琉璃、绫罗、薰物……日本王朝奢侈品,尽在《源氏风物集》。

9、《古事记》、安万侣、2015.8、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日本首部文学典籍。

民族神话源始,瑰丽堪比《山海经》。

(周作人经典译本)10、《昼行灯闲话》、李长声、2015.8、译林出版社内容简介:“文化知日”趣谈日本百态。

本学期阅读完三.相关论文(相关论文依次写出:名称、作者、刊物名、期号)1、浅析《菊与刀》中的日本文化、唐敏、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0(第20期)【摘要】《菊与刀》是研究日本人国民性格及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

介绍了该书的创作缘起,概括性的阐述了该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菊与刀》所反映出的日本文化,认为《菊与刀》为人们了解日本和日本文化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与素材,并深刻揭示了日本民族的耻感文化与双重性格文化。

2、《菊与刀》再考、范晓辉、时代教育、2008.4【摘要】《菊与刀》一书经历了60多年仍然不断在各国以不同语言版本重印,它的确是一本了解日本的优秀书籍,但就现在看来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3、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王玉莲、《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2)155-155【摘要】文化是长期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个民族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

等级制度、耻感文化、追求完美、重视情义是日本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文化现状。

4、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读《菊与刀》、川口敦司、《开放时代》、2000(11):121-123摘要:儒家伦理文化的观念,已渗透到日本的企业中。

个人的意志并不那么重要。

“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

”从这些表现中,她找到了日本文化的特征及其根源。

5、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差异——《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庄严、《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29-31摘要文化模式是历史中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形成之后,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起到型塑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一种"罪感文化模式",日本是一种"耻感文化模式".两类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成长环境和具体行为表现,表明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在形成根源、制约机制、影响后果等方面的差异.6、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王玉莲、《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2):155-155摘要文化是长期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个民族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

等级制度、耻感文化、追求完美、重视情义是日本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文化现状。

7、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读《菊与刀》、冉红芳、《文教资料》、2007(17) 摘要:《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人类学理论的一种成功验证和对大和民族现实性个案分析的经典尝试,是人类学研究者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从"耻感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源所在,等级制度是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双重性格是日本民族的国民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8、文化与人格研究和心理人类学的方法论剖析——以《菊与刀》与《家元》为例、游国龙、《日本学刊》、2010(5):101-114摘要: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是日本国民性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但以她为代表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却因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导致这方面的研究式微。

许娘光提出“许氏假说”、“心理社会均衡理论”以及诸多相关的工具、概念,突破既有的瓶颈。

以“心理人类学”取代了“文化”与“人格”研究,将人类研究大规模文明社会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家元》是使用这套方法研究日本的成果,其视角与《菊与刀》具有承接关系。

9、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金克木、《读书》、1981摘要:正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这本《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九四六年出版的,离现在三十五年,已是一本旧书了;不过在我国似乎还值得一谈,并不只是因为这书已成为名著。

先要谈这本书的"缘起"。

10、日本人的世俗精神——重读《菊与刀》、贾庆军、《书屋》、2005(9):10-13摘要:1944年太平洋鏖战正酣,为了战争的胜利和战后合理地处置日本,美国政府急需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性,于是委托学者专家对日本进行详细的研究.11、从《菊与刀》看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杨柳、《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1(3):16-23摘要: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以其卓著的成就在人类学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菊与刀》所作日本文化模式的经典个案研究来看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特点,并论及《菊与刀》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模式理论所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12、读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徐晓军、《军事历史》、2002(4)摘要1944年6月,美军正在太平洋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岛屿登陆作战中与日军短兵相接。

美国政府对于盟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的深山老林中与那些可怕的顽抗分子战斗到底、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皇宫、是否能不进攻日本本土而使日本投降、战胜日本后是否需要永远实行军事管制、13、鲁思·本尼迪克特和《菊与刀》、刘毅,关丹、《理论界》, 2009(11):215-216 摘要二战后期,美国政府为了制定对日政策,邀请了一批专家研究日本,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格,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的制定起了重要作用.随后作者将研究成果以"菊与刀"为书名出版.书中概括出了典型的日本国民性特征: "等级制度观念"、"耻辱感文化"./14、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贾凌云、《东南传播》、2007(2) 摘要"菊"与"刀"代表了日本民族文化互悖共存的文化意象,也代表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日本人认同等级观念却又不温良恭顺,以负恩和复仇两种方式来化解道德上的压力,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中运用了文化类型学理论,对他者文化进行遥读和整合.15、矛盾的日本人——从《菊与刀》看日本人、高登荣、《今日民族》、2001(8):40-44摘要到今年八月,日本投降已有五十六年。

从抗日战争的伤痛到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从修改教科书引发的众怒到愈见增多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我们的东邻日本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二战时,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研究结果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