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两个锐角互余 ∵∠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C=90°∠A=30°∴ BC=
2
1
AB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D 为AB 的中点 ∴ CD=
2
1
AB=BD=AD 4、勾股定理:222c b a =+ :22
2
a b c +=还可以变形为2
2
2
a c
b =-,2
2
2
b c a =-. 5、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CD ⊥AB ∴ BD AD CD •=2
AB AD AC •=2 AB BD BC •=2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 •BC
二、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则:
sin A a A c ∠=
=的对边斜边 cos A b
A c ∠==的邻边斜边
tan A a A A b ∠=
=∠的对边的邻边 cot A b
A A a
∠==∠的邻边的对边
常用变形:sin a c A =;sin a
c A
=等,由同学们自行归纳 2、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1)当0°<∠A<90°时,0sin 1A <<;0cos 1A <<;tan 0A >;cot 0A >
(2)在0°90°之间,正弦、正切(sin 、tan )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余切(cos 、cot )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3、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A
C
B
D
22sin cos 1A A += tan cot 1A A = sin tan cos A A A =
cos cot sin A
A A
=
常用变形:sin A =
cos A = (用定义证明,易得,同学自行完成)
4、正弦与余弦,正切与余切的转换关系:
如图1,由定义可得:sin cos cos(90)a
A B A c
=
==︒- 同理可得: sin cos(90)A A =︒-
cos sin(90)
A A =︒-tan cot(90)A A =︒-
cot tan(90)A A =︒-
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有关三角函数计算(计算器、特殊角) 三、解直角三角形
已知的一些边、角
求 另一些边、角 1、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总结:
sin A
cos c A
例1:①在Rt △ABC 中,∠C=Rt ∠,a,b,c 是△ABC 的三边,a=6,∠B=30°求∠A,b,c.
②在Rt △ABC 中,∠C=Rt ∠,a,b,c 是∠A,∠B,∠C 的对边,a=5,b=35,求c,∠A,∠B.
2
例2:①在Rt ΔABC 中,∠C=Rt ∠,a,b,c 是三边,且8
3
=
ctgA ,a=6.求c. ②在Rt ΔABC 中,∠C=Rt ∠,∠B=30°,a-b=2.求c.
③在Rt ΔABC 中,∠B=45°,∠C=60°,BC=326+.求S ΔABC 及ΔABC 的周长.
④在Rt ΔABC 中,∠C=Rt ∠,58=AC ,∠A 的平分线AD 的长是3
15
16解直角三角形. ⑤在Rt ΔABC 中,∠C=90°,310=AB ,5
3
cos =ABC .D 是AC 上一点∠DBC=30°.求BC,AD.
2、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运用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仰角铅垂线
水平线
视线
视线俯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
tan h
i l
α=
=。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30°(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60°(西南方向), 北偏西60°(西北方向)。
补充: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程的办法解决。
有关公式 (1)1sin 2S ab C ∆=
=1sin 2bc A =1
sin 2
ac B :i h l =h
l
α
(2)Rt △面积公式:1122
S ab ch =
= (3)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ab
h c
=
(4)测底部不可到达物体的高度.如右图, 在Rt △ABP 中, BP=xcot α 在Rt △AQB 中, BQ=xcot β BQ —BP=a ,
即xcot β-xcot α=a .
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的应用,可以解决: (1)测量物体高度. (2)有关航行问题.
(3)计算坝体或边路的坡度等问题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如图2,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在RT ABD ∆中,sin AD
B AB
=,即:sin AD AB B =(sin AD c B =) 111
sin sin 222
ABC S BC AD a c B ac B ∆===(其中:∠B 为a 、c 的夹角)
同理可得:111
sin sin sin 222ABC S ac B bc A ab C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由面积公式可得:11
sin sin 22ac B bc A =
两边同时除于12c 得: sin sin sin sin a b
a B
b A A B
=⇔=
同理可得,正弦公式: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余弦定理
如图2:sin AD b C =, cos BD BC CD a b C =-=-,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
2
22222(sin )(cos )AB AD BD c b C a b C =+⇔=+- 整理得:
2222222222sin 2cos cos (sin cos )2cos c b C a ab C b C b C C a ab C =+-+⇔++- 2222cos c b a ab C ⇔=+- 整理得到余弦定理:2222cos c a b ab C =+-(∠C 为
a 、
b 的夹角)
A B
x
αβ
D
A
B
C
同理可得:(余弦定理及其变形)
2
2
2
2cos a b c bc A =+- 222
cos 2b c a A bc
+-=
2
2
2
2cos b a c ac B =+-
222
cos 2a c b B ac
+-=
2
2
2
2cos c a b ab C =+- 222
cos 2a b c C ab
+-=
四、三角函数与相似:
如图5,可以利用相似进行求解,也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
3.2cos 610AD AB x x A AE AC +=
=⇔= sin DE BC
A AE AC
==
如图6,6
tan 48DE BC x A AE AB ==⇔=
备注:三角函数,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一些问题中,有时候会比相似书写更简洁一些
五、三角函数与一次函数
设一次函数y kx b =+经过点11(,)A x y 与22(,)B x y 那么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
1122
y kx b y kx b =+⎧⎨
=+⎩则可以得到:21
21y y k x x -=- 如下图所示:tan k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