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
适用范围: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0503207080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先修课程:综合日语Ⅰ、综合日语Ⅱ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建议教材:《日本文学史》,李光泽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熟悉日本文学发展历史,并掌握日本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初步接触日本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学特点。
了解日本作家和作品,并掌握部分日本原文作品。
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文化的讲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文学特征和文学历史。
同时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課古代前期の文学(奈良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前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風土記』
3、『懐風藻』
4、『万葉集』
5、『歌経標式』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难点:『万葉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前期的文学形式及主要作品
(二)第二課古代後期の文学(平安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後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古今和歌集』
2、『竹取物語』
3、『伊勢物語』
4、『堤中納言物語』
5、『源氏物語』
6、『栄花物語』
7、『大鏡』
8、『今昔物語集』
9、紀貫之と『土佐日記』
10、『蜻蛉日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竹取物語』『源氏物語』
(2)难点:『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后期的文学脉络
(三)第三課中世の文学(鎌倉、室町時代)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中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流派
一、公家貴族の文学
二、草庵の文学
三、武士、庶民の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百人一首』鴨長明と『方丈記』(2)难点:『新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中世文学的脉络和主要形式
(四)第四課近世の文学(江戸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近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近世の小説
(3)第三節詩歌
(4)第四節劇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一、井原西鶴と浮世草子
二、読本
(2)难点:一、近松門左衛門と浄瑠璃
二、歌舞伎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近世的文学脉络及主要文艺形式
(五)第五課近代の文学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近代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作家及び作品
一、近代の文学流派及び代表作家
二、詩歌
三、昭和の小説と評論
四、戦後の文学
五、昭和三十年代の文学
六、昭和四十年代の文学
七、昭和五十年代以後の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近代の文学流派及び代表作家
(2)难点:昭和の小説と評論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近代文学流派及主要作家作品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练习等教学手段。
2.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光泽编著的《日本文学史》,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日本文学史课的主要课程教材。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1. 平时考核主要由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项构成,百分制,成绩构成比例为考勤30%、课堂表现40%、作业30%。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百分制,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核题型有填空、选择、文学作品翻译等。
理论考核内容涉及各章节,实际出题时每章允许有伸缩。
六、参考书目
1.《日本文学史》,西乡信纲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日本近代文学》,中村光夫主编,岩波新书,2005
制订人:AA 审订人:AA 批准人:AAA
2012 年08月27日AAAA学院课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
六、参考书目
[1]
执笔人:AA 审核人:AA 教学主任:AA
2012 年8 月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