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


三、真题体验
1.(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 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学生练习答案比对
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请归纳答题步骤
①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 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 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 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问题: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
3.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青玉案 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问题: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 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 拟人的手法。
三、真题体验
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 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 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答案: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来比喻作者的愁思。这样写,化抽象为具 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
• 有力地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回顾总结
作业:《金榜夺冠》 P136 第3题、第6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 分析。(6分)
【答案】
全诗围绕“交情”描写,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
将“山溪渡”比作“交情” 、将“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 赋予 “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2分)
四、当堂训练
2.比较鉴赏:假如你是命题者, 请根据以下的诗歌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自主设计问题,并设计好答案。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参考) 问: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答: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及其表达效果。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用拟人的手法。
(2)作者将“南风”人格化,在雨后初 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 户,顽皮地翻着书,
(3)传达了作者
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2分)
方法归纳
如何判定? 如何分析?
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 作简要分析。
前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 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 不耕种的土地了, 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 “农夫犹饿死”的现实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 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对偶 比喻
二、考点展示
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考点分析: 综观历年命题情况,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
分两部分: 即辨认修辞手法和阐释表达效果。
近年出题情况
1.(广东)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 什么自然属 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重庆)“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2分)
3.(浙江)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 分)
4.(福建)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 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归纳考 查形式
1.本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抒情的? 3.赏析诗(句)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之修辞手法
一、回顾古典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