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修辞手法。

2. 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

3.对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难】
【考点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能力层级为D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修辞手法。

涉及的范围一般在《考试大纲》里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之内。

第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第三,篇章结构。

“修辞手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所以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们普遍热爱语文,对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然而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考虑到高考的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小试牛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学生回答,明确分别使用了对偶、比喻、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自然引入课题,同时明确考查频率最高的几种修辞格。

三、实体演练精讲高考试题(2008四川非延考区,12)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毛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做。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⑴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些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生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向往中的隐逸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⑵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做赏析。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②比喻,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设计意图)细致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明确修辞手法怎样考。

评分标准是什么。

2. 总结赏析修辞三步法。

①揭示修辞手法。

②分析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

③主旨情感及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总结规律,使学生在做题时有章可循。

三、沙场练兵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
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⑴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⑵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理性认识。

将上面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

3.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⑴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①比喻,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每答出一种修辞手法并能举例说明的,给1分;如答成“排比”,并以前四句为例的,也可给一分)⑵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是动态。

(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明确规范答题。

四、小结本课重申答题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重点,对学生的规范答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课后训练:优化设计教材诗歌鉴赏修辞使用六、板书设计修辞手法①揭示修辞手法。

修辞三步法②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

③主旨情感及表达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