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完整版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 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命题揭秘】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 (拟人、拟 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 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 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 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 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 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高考对于 “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 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 每一种情况举一个例子来看看: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 就得夹着尾巴跑。 (老舍《龙须沟》 ) ? 具体说明:把人当作物来描写,赋予他 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②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 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
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 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 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
诗句说明其妙处。
?解析运用这比是喻一来首正情面景描交写融清的溪抒的情清诗澈,,主诗要人描以写“清明溪镜水”色比的喻 清的澈本清,色溪寄给,寓自把诗己两人以岸喜清的清心群厌的山浊感比的受作情;“怀接屏。着风诗二”人、,开三人篇联在就分岸描别上写运行了用走清衬,溪托倒 和比映喻在的清手溪法之来中表,现仿清佛溪行水走色在的明清镜澈里;;最鸟后在,山又中创穿造梭了,一仿 个情佛调穿凄行凉于的绘清画寂的环屏境风。里答。题虚时实一相要生找,准虚“实明相镜融”,“山屏清风水” 的本秀体,,美二丽要如结画合,具给体人诗形句象分生析动比、喻身的临妙其处境。之感。
?解此析句采赏用析了诗比句的拟表(拟达物技)巧的,手要法注,重(两点个明方修面辞:)一春是愁使 乃用无的形手之法,物二,是帘这儿种一手卷法,的它具竟体像作用鸟。儿“一卷样帘被尽放放了春出愁 去形去无把,象”色“化,一的愁无生句,”是但化形动说 用 无为。卷 “ 形有写帘 放 为形出把 ” 有,了春 “ 形词(愁 去 ,阐人放”使释在出等得运明屋动诗用媚外词句);,更的使本使加阳抽来用形光象“了象伴的愁比化随春”拟。清愁是的新变无手的得形 法, 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 具体说明:把“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
的火蛇。
③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鲁迅全集》第三卷)
? 具体说明:把“公理”这种抽象概念比 拟成能卖几块钱一斤的东西。
(2014·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 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
山园小梅 (其一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 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 情夸张到极点。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 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 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 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 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 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 渲染了气氛。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 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 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 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这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没有重量 没有形状的愁绪当作有重量有形体的物来写,看 似不合逻辑,实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之浓、 之重。
修辞方法
比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 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物)
(1)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 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