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文本的构成

文学文本的构成

第七章 文学文本的构成
第一节

文学本文的层次和要素
一、文学本文的层次 本文:指由作家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文学作品本 身。 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 明象》里 关于言、象、意的关系进行文学本文层次的划分, 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意蕴。
文学语言:文学本文的外部层次特征:
1、对客观规律的超越; 2、对语言规则的超越; 3、对陈述功能的超越。 文学形象: 文学本文的中间层次特征: 情景交融;情义主导;高度概括 文学意蕴:文学本文的内部层次 二、文学本文的要素 题材:是本文中生活现象的种类; 主题; 结构; 表现手法
第三节 叙事性文学本文的文学典型




一、典型的含义:原为铸造用的模子或原型,后 被引用到文学中来。与典型相关的概念还有典型 形象、典型人物形象、典型性等。 二、典型形象的特征: 1,独特性;2,概括性;3,审美性。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的提出,含义。 四、典型性:指作家依据自己的审美观对生活现 象进行选取、集中、概括、提炼、虚构,从而创 造出典型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的方法:1、取一法;2、杂取法;3、纪实 法。
第四节

抒情性文学本文的构成


一、抒情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用话语 的声音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 二、抒情性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1、主观性; 2、新颖性。 三、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第五节
抒情性文学本文的意境

一、意境的定义: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 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 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 意象。
第二节


叙事性文学本文的构成

叙事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1,叙述与叙事学;2,客观的叙述;3,虚 构的叙述;4,多样的叙述。 叙事的内容 1,故事:叙事性本文中为表现人物、展示 主题服务的一系列有因果 关系的生活事件。 2,人物:被叙述者,是叙事内容的中心。 3,环境:指本文中围绕着人物和人物活动 的各种相关的行为条件和 生活因素的具体 构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叙事法则 1,叙事时间;2,叙事人物;3,叙事角度。
交融中的“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的区分。
采 菊 东 悠篱 然下 见 南 山
二、意境的理论来源: 1、老庄道论; 2、《易传》500) “虚实相生”论
禅境与诗境的融合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物化”论
三、意境的特征: 1、意与境浑或情景交融; 2、超以象外, 3、韵味无穷。
在这里还需注意情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