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歌当(dāng)哭力能扛(káng)鼎汗流夹背桀骜不驯B.睚眦(zì)必报震聋发聩泥淖(nào)变本加厉C.畏葸(xǐ)弄堂(Iòng)绯(fēi)红屠戮D.叱咤(chà)风云剑拔弩张陨身不恤寥落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虽然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对年味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怀旧的情绪与传统的大旗下,扫房、写春联、办年货、放鞭炮、拜财神……这些仪式都被归到了年味儿的范畴。
B.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会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址。
______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______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共22分。
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
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
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
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
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
”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
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
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
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
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
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
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
”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
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
有旨改赐宫名曰长春,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六月,浴于东溪。
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
(选自《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5.对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器:重视今闻购将军之首购:购买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饬:恭谨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踣:跌倒蚤自来谢项王谢:辞谢D.数畋猎,非宜数:数目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邻之厚,君之薄也B.故天威震动以警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六月,浴于东溪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B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C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D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丘处机十九岁时出家,皈依在王重阳真人门下,成为王真人嫡传的“全真七子”中的大师兄。
B.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坦言关键在于清心寡欲。
成吉思汗非但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极为敬重他,赐给他虎符和玺书,尊称他为“神仙”。
C.在拒绝金、宋朝廷的征召后,丘处机与十八名弟子一行不远万里,历经艰辛,历经四年抵达成吉思汗驻地,他们此行意在止杀,为此甚至在雪地里都经常拿起经卷彼此讨论。
D.凭着虎符和玺书,丘处机师徒借入教的名义拯救了大量汉人,受到百姓称赞。
其后,丘处机的祈祷使不利于燕地的煞星移位,使干旱的地区下了三天雨,造福于百姓。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
(12分)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①耿:微明的样子。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 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林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的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 颈联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与“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相同,声色兼备。
1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分)四、名篇名句默写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真的猛士,,。
(2),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 __ ____ 。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 __ ____ 。
角声满天秋色里,__ __ ____ 。
(5)__ __ ____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__ __ ____ 。
五、现代文阅读(24分)与陌生人交流①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
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
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
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
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②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早点。
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③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
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
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④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
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
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
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
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⑤后来我搬了家。
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
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
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
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
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
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
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
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
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
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⑥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⑦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
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
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
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