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5
1、创造成功机会 2、积极自我暗示
三、能力倾向的分类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多元智力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智力是多元的——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 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而且,这组能力 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 相对独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2、每人轮流说出一个你尚不具备,但希望拥有的知 识技能;
3、小组为每个成员提供至少3种帮助他获得所需知 识技能的途径。
知识技能的组合
• 想一想,在刚才的练习中你所列出的知识技能之 间可以相互组合吗?它们的组合能够使你更好地 完成什么样的工作?
• 与你的同学相比,除了你们共同的专业外,你还 掌握什么其他的知识是他们所没有的吗?你有特 别擅长的吗?思考一下:这些知识是否有可能应 用在你将来的专业工作中。
• 当工作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会感 到“内在满意”;而当个人能够满足工作的要 求时,个人能够达到“外在满意”(即令自己 的雇主、同事感到满意)。
• 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的满意时,个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个人的工作 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发展。
• 在对“内在满意”和“外在满意”这两个指标的 衡量中,能力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再做一次夸夸我自己……
• 假设这是在面试中,招聘官(联想集团)让你介绍一 下你自己。请你用三分钟的时间来推销自己,强调突 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设法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 小组内部分3 人进行。一人扮演求职者,一人扮演招 聘官,一人作记录员。轮流交换角色。
• 全班分享自我推销和聆听的感受。每组请一个同学当 场示范,并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他们所说的优点和 特长可以分类吗?可以分成几类?
如摄影、烹饪、缝纫等 7. 通过阅读、网络、电视等方式学到的:如钢琴表演、
PPT制作等
请家人和同学帮助你回忆你在校内外都学习过一些什么专 业知识(不管程度如何)
•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常常被夸大。往往在招 聘中,专业知识技能绝对不是用人机构所重视 的唯一。
•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过多地重视专 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 技能的培养有关系。
(2) 能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是指人的能力充分 发展有早有晚。
(3) 能力结构类型上的差异,是指能力中的各种 成分的构成方式不同。
3.能力的分类
• 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先天具有与后天培养),可以分为“能 力倾向”和“技能”两大类。
• 能力倾向/天赋(aptitude, gift):是人们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 心理条件,它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包含 了一个人所具有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的上天赋予我们的特殊才能, 如音乐、运动能力等。它是与生俱来的,但有可能未被开发而荒 废(潜能)。遗传、环境和文化都可以影响到天赋的发展。
16
4.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 即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运用该能力将得 到何种结果所持的信心或把握程度。
• 自己对自己有没有信心胜任某事的感觉。 • 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
研究发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个 人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个人实际能力 的高低,而是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第四讲 技能探索
尽管我们常常谴责人类不了解自己的缺点, 但恐怕也很少有人了解自己的长处。就像在泥土 中埋藏着一罐金子,土地的主人却不知道一样。
——约拿珊·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自我探索
• 兴趣探索:我喜欢做什么? • 性格探索:我适合做什么? • 技能探索:我能干什么? • 价值观探索:我希望做……工作?
• 我的知识技能组合: • 我独特的知识技能:
2.自我管理技能
就是你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 用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 是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 是影响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般用__形__容__词__或_副__词___来表示。
自我管理技能的发现
请用5个形容词来描述你的优点。 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你的同学通常怎么评价你? 通常,你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会是什么? 你觉得自己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
• 匡胜对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能力不是很自信,也不打算以后 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对非本专业的领域,他又没有足够 的信心能做得比专业出身的人更好。况且,浪费四年的专 业学习,也会觉得很可惜。对于前途,他感到很茫然。
你是……
匡 胜
吴 雅 萍
杨 超
杨 慧
一、能力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 心理学家罗奎斯特、戴维斯,个体的工作适应 问题。
1. 在学校课程中学到的:如英语、编程、礼仪等 2. 在工作(包括兼职、暑期工作、社会实践)中学到的:
如电脑制图等 3. 从课外培训、辅导班、研讨班学到的:如绘画、钢琴
等 4. 从学术会议中学到的:如心理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等 5. 从志愿者工作中学到的:如小动物饲养等 6. 从爱好、娱乐休闲、社团活动、家庭职责中学到的:
四、技能的分类
• 雇主:我为什么要雇用你? • 回答主线:我具备与工作相关的能力。
专业知识技能 可迁移技能(或称通用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
——美国,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 (Sidney Fine & Richard Bolles)
1.专业知识技能
就是你所掌握的知识 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和记忆。 常常与我们的专业学习或工作内容直接相关。 它的重要性常常被求职者夸大。 一般用__名__词__来表示。
• 杨超所学专业是热门专业,专业课学得很扎实。 但他感觉自己人际交往技能差,又难于改变。和 其他同学比起来,他的动手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 都很弱,他自己感觉很自卑。
我们的困惑
杨慧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感到现在学英语的人太多了, 自己仅仅掌握这一个工具也许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力。还有, 将来从事的工作如果只与语言相关,择业面就很窄;如果 从事的工作与语言的关系不是很大,那就需要一些其他的 技能,可是她又不知道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帮助自 己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 能使用至少三种相关资源和方法来了解意向职业的 技能要求。
• 知道在简历和面试中如何使用技能语言来展现自我。
4
我们的困惑
• 吴雅萍的困惑是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能 做什么。对于找工作,她没什么信心,因为她压 根儿就不清楚该怎么找,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 优势或长处会被用人单位看上。况且,若能有幸 找到一份工作,又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胜任。
• 他的研究表明,人类至少有7 种不同的智能。
语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 农耕文明______与西方工业文明______ 的双重结果。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 项是: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
C.衰落 熏陶
D.变革 影响
• A。解析:由常识可知,近代中国农耕文明 不是“消亡”,也不是发生“变革”,所 以排除B、D。由句中的“酿成”一词可知, 这里的“大变局”侧重于强调消极的一方 面,而“熏陶”所带来的一般是积极的变 化,用在这里不妥,不如“侵凌”来得恰 当。“式微”,原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 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符合语境,所以答 案为A。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 正确理解技能的概念及分类。 • 在职业规划中能重视对个人技能的澄清。 • 愿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并有意识地培
养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技能目标:
• 能列举自己最擅长并愿意在工作中使用的五项可迁 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并能举出 相应的例子加以证明。
• 掌握撰写成就故事、生涯人物访谈等方法,知道如 何从自己或他人以往的各种经验中辨识所使用的技 能。
大四时期我担任兼职工作,翻 译了近百份英文和法文资料。在做 这个工作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 了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大的锻炼了 翻译水平。现在能翻译一般的英文 原版资料。
你有哪些知识技能?
• 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尽可能全面地列出 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再从中分别挑出你 自己感觉比较精通的和你在实践中应用或 者希望应用的知识技能,最后排列出对你 来说最重要的五项知识技能:
数理逻辑: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从左至
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从右至左每隔5
厘米也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逐段
锯开,,那么长度是1厘米的短木棍有多少根?
A.5
B .6
C .7
D .8
• 7根。 思路: 找6的倍数+1或-1是5的倍数。 6的倍数为:6,36,66,96,是6的倍数-1整除 5的。所以有4根。 另外5的倍数中,有 24,54,84是6的倍数+1整除5的。有3根。 共计7根。 分别在(6,5)(24,25) (36,35)(54,55)(66,65)(84,85) (96,95)红点之间。
• 能力与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工作适应性以及职业 稳定性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二、能力的分类
• 一个人的能力与工作的要求相匹配时,最容易发 挥自己的潜能,并且获得一种满足的感觉。
• 相反,一个人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工作时,就会 感到焦虑,甚至产生挫败感。
• 而当一个人的战,比较乏味。
• 重要的是知识技能的组合。“复合型人才”,
正是指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人。
小组活动
• 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分析,尽可能全面地列出你所掌握的知 识技能,再从中分别挑出你自己感觉比较精通的和你在工 作中应用或希望应用的知识技能,最后排列出对你来说最 重要的五项知识技能。
• 在小组中,每人轮流说出一样自己具备而别人还没有说过 的专业知识技能。
• “外在满意”主要可以通过衡量个人职业技能与 工作的技能要求之间的配合程度来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