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与赏析概
简单总结一下,翻译批评与赏析主要遵循的标准有三
种:
一是对等的标准。
二是实效的标准。 三是再生的标准。
对等标准
该标准假设译文是原文的复制品,应该酷似原文,尽量 “ 存真” 。因此,在赏析译文时,多注重比较原文和译文, 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两者之间越是相似,译文就越是成功。 总体来说,历来主流的翻译评论观点,都是采用这种以 “ 对等”为金科玉律的法则:“ ‘信’ 可以说是翻译的天 经地义;‘不信’ 的翻译就不是翻译;不以‘信’ 为理想 的人可以不必翻译。”(陈康,1981)
实效标准
这个标准假设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消极服务,其成败 主要视消费者(委托人、雇主等)的满意程度而定; 消费者是否满意,则取决于译文能否达到其委托的目 标。换句话说,今天的翻译工作,往往是译者与委托 者的一桩交易,委托者出钱,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 例如推销商品、掌握原文信息、影响他人、享受原文 所给予的乐趣等,译员接受酬劳,须以专业态度提供 服务,让委托者获得期望的效果。
法,对某一译作所作的评价 。我们对于译文的(4) 剖析、对比、改正、评价等过程,就是翻译批评 的全过程。
2. 翻译批评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翻译批评与译作鉴赏 广义的翻译批评包含译作鉴赏;狭义的翻译批评即指出错误 式的批评,与译作鉴赏同为广义翻译批评的组成部分。译作鉴 赏以语言审美和技巧分析为主,严格的翻译批评则更为讲究建 立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的准确判断。 翻译批评与文学批评
不过,对于“ 信” 的本质,大家总有不同的理解,正如 林语堂所指出的:“ 译者的第一责任,就是对原文或原著 者
的责任,换言之,就是如何才可以忠实于原文,不负著(作)者的
才思与用意。在这个上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忠实应做如何解释, 是否应字字拘守原文,或是译者可有自由的权利,于译文时可自行 其裁判力,于原文字句得斟酌损益,以求合于译文通顺明畅的本 旨。”(林语堂,1940) 因此,对等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包括: 1)语音的对等; 2)词语的对等 3)意象的对等; 4)功能的对等; 5)神韵的对等。
使用者、翻译理论研究者、翻译教育工作者
等解答一个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译文?
2)帮助译者解答一个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进
行翻译?
4.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起来看,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 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 1. 监督目的 审校译文。翻译批评可以为各种机构部门如出版部门提 供对翻译作品质量的监控信息,检查有没有误译、漏译、 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若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翻译的话,任何合法又合乎道德的 手段,只要达到委托人的目的,都是合理而且应该的。于 是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有时都被丢在 一旁,例如按照“ 忠信” 的原则,译文应该代表了原文的 全部信息,也没有原文本无的信息,按照“ 通达” 的原则, 译文应该写得浅显易懂,可是符合了这样的标准,译文未 必能达到委托人期望的效果,反而不忠信又难以看得明白 的译文,却是好的译文。因此,译得“ 好” 的译文未必就 是成功的翻译任务。译文是否具有可读性,跟翻译任务的 成败无必然联系,甚至有时译得“ 不好” 的译文,反而达 到了原定的目标。
6、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的因素及要素
1) 翻译批评与赏析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萝莉扮洋娃娃爆红
Girl, 15, living as a doll
Red Star over China
斯诺 《西行漫记》
While facing foreign pressures, China was also weakened by
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以读者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 所谓因时空条件而异,主要是指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 社会因素(如政治、文化政策、读者、市场需求等)对翻 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有着不同的要求。所谓因原 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则是指所译作品因体裁、题材的不 同而对翻译批评标准的选择不一:如批评文学译作时可能 多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原则,批评科技译作时多遵循以原 作为取向的原则,批评商贸译作时多遵循以读者为取向的 原则。
理论修养:1)哲学;2)相关学科理论;3)翻译理论。
百科知识贮备。
2.2) 批评客体(译作、译者)
对译者的批评:
译者的翻译思想 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策略 译者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译作的批评:
宏观的批评
微观批评
2.3) 批评的参照系
指描述事物时用于比较的另一事物,即判断
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翻译的参照系有原作、
本课程大纲:
翻译批评与赏析概述 翻译理论与翻译名家介绍
炉火纯青 形神兼似—《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
“信达雅”标准下《谈读书》两种译本的解读
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声声慢》英译
许渊冲英译“黛玉葬花辞”赏析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节选之比较赏析
文字美 语言美 音韵美—《德伯家的苔丝》汉译
principle);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 aesthe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以社会符号学为取向的原则 (the sociosemio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不同的翻 译标准对译者、翻译过程和结果影响极大。因此,翻译批 评标准的确立和选择往往也是因人而异,因时空条件而异, 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所谓因人而异,主要是指不同 的翻译批评者在确立翻译批评原则时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 主观色彩:例如文学家批评翻译作品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 地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而传播学家则
欣赏介绍。翻译批评有对读者进行引导的功能,可以推 崇介绍,突出翻译工作的成就,分析其过人之处及其原因。
考核。为译文评分,判断优劣,例如翻译课程的习作、
测验、毕业考试或者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比赛、招聘中的 笔试等。
教学示范。在培训译员过程中,需要大量学习、揣摩的 译例,来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效果以及翻译功力高低的比 较。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 三种理解: 1) 桥梁;Peter Newmark指出:“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 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环节;……” (Newmark,1988:184) 2) 基础:翻译理论是翻译批评的理论基础。
3) 部分与整体。
3.为什么要上翻译批评与赏析这门课程?
1)帮助各类评论者(包括译文委托者、译文
2) 翻译批评的三个要素
批评主体
批评客体
批评的参照系
2.1) 批评主体——批评者的素质
曹禺:眼高可能手低,也可能手高,但眼低肯定手低,因 此,我们至少应该眼高。
思想道德修养: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严谨。
语言文学修养:1)对语言、文学有敏锐、准确的感受 力,有较强的鉴赏能力;2)在语言运用方面有较强的动 手能力,能写流畅的散文,能灵活运用各种文体;3)有 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积累。
本赏析
朱生豪、梁实秋之翻译风格——以莎士比亚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 the Second 两译本为例
实用文体翻译赏析(选) 练习
翻译批评与赏析
—— 基本理论
Content:
1. 什么叫做“ 译评”? 2. 翻译批评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3. 为什么要上翻译批评与赏析这门课程? 4.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目的是什么? 5.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种类 6. 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的要素 7.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标准
8. 翻译批评赏析与文本的功能 9.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视角
10.翻译批评的总体思想方法
11.翻译批评的模式 (步骤) 12.翻译批评的原则 13.提高翻译批评与赏析客观性的途径
1. 什么叫做“ 译评”?
所谓的 “ 译评” ,是指在 (1)一定的社会条件
下、 (理论研究目的
理论研究是翻译批评的目的之一,同时翻译批评本身 就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活跃而富有成效的领域。
5. 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种类
以批评主体为标准:
1)双语专家式:通过译文和原文的严格比较进行评论。 2)读者反应式:不对照原文,只是通过自己在阅读中的理 解和感受对译作进行评论。 3)译者互评式:也属于双语对比评论。
以批评的参照系为标准:
1)以原作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 2)以读者反映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
3)以理论依据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
以批评的客体(批评什么?)为标准: 1)对译作本身的批评: 翻译的定义范围:可分为对严格意义上翻译的批评(多)和对编译、 摘译、改写等的批评(一般不作为专门的评论对象,只是有时在评论、 分析某些现象的时候会有所涉及)。 翻译方向:可分为对英译汉作品的批评、对汉译英作品的批评和对 回译作品批评。 作品体裁:可分为文学翻译批评和非文学翻译批评 2)对译者的批评: 某一部作品的多个译者比较; 某一译者研究; 对译者群的研究
首先应该指出,和文学批评有可比性的应是文学翻译批评。 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的共性在于,它们面对的都是文
学作品。这就是说,它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作品的 文学性,即“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而不是其他”的那些性 质,主要体现为作品的艺术价值。 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 是第二性的,而后者是第一性的。一般来说,文学批评 的对象是原创作品,批评多具有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 方面研究的性质,提高作品质量至少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而文学翻译批评就不一样了,它面对是“二次创作”, 是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此外,翻译批评的直接目的之一 就是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费导罗夫
巴尔胡达罗夫等人
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
霍姆斯
埃文-佐哈尔
图里
韦努蒂等。
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价值判断,在这种价值判断的过
程中,不强调要寻求绝对的真理或找出绝对的道理。翻 译批评与赏析只是反映翻译批评与赏析者面对作品的态 度和观点,它是作者、作品、翻译批评与赏析者之间相 互作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