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4000DWT成品油船方案设计
24000DWT成品油船方案设计
cm³
强横梁腹板高度d
107.62
d=1.212(W/e)^ 0.5 cm
高度d取为
108.0
cm
根据要求,腹
1.08
板厚度e应不小
0.01d
于0.01d
腹板厚度e条件
满足要求
α
0.51
α=ed/A
T型材面板横剖
52.64
面积S=(α
横剖面积S
cm2
+1)/(α+2)*W/d
取面板厚度t
20
mm
面板宽度b
0.5)C
板的设计
最小厚度 外板
9.54
t=6.5+L/50
货油舱区域内主 要构件的腹板和 面板以及外板、 甲板、舱壁板、 内壳板的最小厚 度t应不小于按 下式计算所得之
船底板
t1
t2 t取为
根据CCS规范船中0.4L 区域 内的船底板厚度t 应不小
10.48
12.08 13.00
t1=0.052s(L1+ 170)*Fb^0.5 t2=4.9s(hw+0. 8d)^0.5 板厚规格化
26.32
取面板宽度b 则横剖面积S
27 54.00
cm cm²
12*1080 20*270
对所设计的T型材进
带板面积S
336.00
cm²
Sa=A
腹板横剖面积fs
129.60
cm²
剖面模数W
9806.14
cm³
剖面模数
剖面模数W条件 惯性矩I
满足要求
816921.78
cm4
惯性矩I=d²
惯性矩I条件
不大于5m。距首垂线0.2L以
前区域,旁桁材间距应不大
于3档纵骨间距。旁桁材应
尽可能均匀设置。
2
中桁材两侧各 设n道旁桁材
4.9
4.9
9.8
没有此值
没有此值
没有此值
厚度
10.55
t=0.007ho+1.0 mm,但不必大
于14mm
11
板厚规格化
船底肋板
实肋板标准间距 实肋板标准间距取
厚度t 厚度t取为
Wo=CL² B(Cb+0.7) cm³ 船中剖面对水 平中和轴的惯 性矩I=3WoL
计入船中最小 剖面模数Wo的 纵向连续构件 尺寸应在船中 0.4L区域内保
构件尺寸 mm
12×2000 2×12×2000 2×12×2000 2×12×2000 2×12×2000 2×12×2000 2×12×2050 2×3×(HP220×10)
10.61
t2=7.1s*hw^0. 5
12.00
板厚规格化
距基线1/4D以下
9.84
t1=0.06s(L1+1 10)*Fb^0.5
11.09
t2=5.2s(hw+0. 8d-0.2D)^0.5
12.00
板厚规格化
距基线1/4D以上与距基线
3/4D以下(此处计算0.5D处)
0.70
0.70
9.84
和Fb应不小于
0.7;对于骨
材,折减系数Fd
2.2.5.7
和Fb应不小于
对于外板和甲
板,折减系数Fd
和Fb应不小于
0.7;对于骨
材,折减系数Fd
2.2.5.7
和Fb应不小于
系数C=10.75-
((300-
L)/100)^1.5
90<=L<=300m
hw=0.2B^0.66+
(0.25+0.82/L^
满足要求
甲板纵桁
根据实际需要选取
平均宽度b 纵桁跨距l
剖面模数W
4.90 2.80 583.92
连续甲板纵桁 支承面积的平 均宽度b 连续甲板纵桁 跨距l 连续甲板纵桁 的剖面模数 W=0.1Lbl² cm³
甲板纵骨 c c c 纵骨间距s 纵骨跨距l
剖面模数W
Wx
当船长大于150m或甲板纵骨
采用高强度钢时,甲板纵骨
在开口边线以 内及离船端 0.075L 区域内 的强力甲板(无 论纵骨架式或
t取为
甲板边板 宽度 宽度取为
厚度 双层底结构 中桁材
高度ho 双层底高度hd 中桁材高度
侧板厚度t 侧板厚度t取为
旁桁材 每侧旁桁材道数 旁桁材间距 距中桁材距离 距中桁材距离 距中桁材距离 距中桁材距离 距中桁材距离
厚度t 厚度t取为
标准纵骨间距 标准纵骨间距s取为
0.70 2.80
0.74
0.70
按规范计算构件尺 确定规范船长
152.00
折减系数Fb
0.80
折减系数Fd 系数C hw
0.80 8.95 4.55
m m
N/mm² N/mm²
尽量全船使用普 通钢
m
m
sb=0.0016L1+0.
m
5m
m
L1的值
对于外板和甲
板,折减系数Fd
连续穿过横舱壁。
53.20
c=0.35L
L(L>190m 时, 取190m)
30.84
c=0.12L+12.6
53.20
取以上计算值 中较大者
0.70
2.80
甲板纵骨的剖
291.96
面模数W=csl²
cm³
查型钢,采用
HP220*10球扁
302.00
钢,边厚为
10mm,Wx=302
cm3。
总强度校核
水密肋板厚度较货舱实肋板
厚度增加2mm, 但一般不必
大于15mm。
在横向水密舱
壁下设置水密
13
肋板且肋板上
的每根纵骨处
应设置垂直加
船底纵骨 纵骨间距 纵骨跨距l 纵骨剖面模数W
Wx
0.70 2.80 622.92
671
m m W=11.5sdl² cm ³ 查型钢,采用 HP300*11球扁 钢,边厚为 11mm,Wx= 671cm3
728
且应不小于相 邻内壳板纵骨
Wx
的剖面模数
双层壳结构 双层壳宽度
1.70
m
双壳的结构布置 双壳内为纵骨架式,在舷侧 板和内壳板上均设置纵骨。 双壳内与货油舱横舱壁水平 桁材同样高度处设置纵向连 续的平台。在底边舱顶部高
① 度处设平台。 平台、货油舱横舱壁的水平 桁材和纵舱壁的水平桁材应 形成水平强框架结构。 双壳内在货油舱横舱壁同一 平面处和内与双层底肋板同
系数C
船中最小剖面模数
惯性矩I 计算设计船典型横 剖面(普通剖面) 处的惯性矩和剖面
构件名称
主甲板板 主甲板板 主甲板板 主甲板板 主甲板板 主甲板板 甲板边板 甲板纵骨
8.95 8089621.45 3688867382.45
系数C=10.75((300L)/100)^1.5 90<=L<=300m
设计船主要要素 Loa Lpp B D d L/B B/D d/D L/D Cb 双层壳宽度 双层底高度
161.35 152.00 26.10 15.60
9.80 5.82 1.67 0.63 9.74 0.80 1.70 2.00
结构材料选择
普通钢 高强钢
屈服极限 235 315
骨架系统选择及构 件布置 货油舱区域船底、 内底和甲板为纵骨 架式结构。舷侧、 内壳舱壁与纵舱壁 也采用纵骨架式。 普通肋骨和横梁间 强框架间距
内底板和内底纵骨
h t1 t2 内底板厚度t 剖面模数
Wx
14.20 10.00 13.05
14 709.93
728
h—纵中剖面处 内底板至舱顶 的垂直距离,m t1=s/70*10³ mm t2=4sh^0.5+2. 5 mm
板厚规格化 内底纵骨的剖 面模数应不小 查型钢,采用 HP300*13球扁 钢,边厚为 13mm,Wx= 728cm3
在机舱区域每个肋位上均设
置实肋板,距首垂线0.2L以
前区域每隔1个肋位设置实
肋板,货油区每4个肋位设
置实肋板,横舱壁下和支柱
下也均设置实肋板。
实肋板标准间
4.11
距应不大于 (0.006L+3.2)
m
2.80
厚度
10.55
t=0.007ho+1.0 mm,但不必大
于14mm
11
板厚规格化
水密肋板 水密肋板厚度
甲板纵骨 甲板纵骨 舷顶列板 舷侧外板 舷侧外板 舷侧外板 舷侧外板 舷侧外板 内壳板 内壳板 内壳板 内壳板 内壳板 内壳板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舷侧纵骨 平台1 平台2 平台3 舭列板 底边舱斜板 斜板纵骨 斜板纵骨 船底外板 内底板 平板龙骨 船底纵骨 内底纵骨 中桁材 旁桁材 ∑
内壳板及其纵骨
内壳板的厚度t 在距甲板0.1D范围 内t
内壳板厚度取
12.39 12.87
13
t=3.75sh^0.5+
2.5 mm
t=3.75sD^0.5+
2.5 mm
内壳板的纵骨间
距与舷侧纵骨间
mm
距相同
平台
5.60 10.00 442.55
平台厚度t 平台厚度t取为
9.54 10
t=6.5+L/50 mm 板厚规格化
甲板骨架
强横梁设置在每个设有肋板
强横梁
的平面内。
中间油舱系数C
1.80
中间油舱
边油舱系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