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稳定性

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稳定性


对“牛郎与织女故事”的N种假想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稳定性的探究
LOGO
假想一:牛郎与织女没有被分开而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假想二:织女顺手从天上带下来一把天梭 (生产力被束缚于生产关系之中) 假想三:牛郎勤奋读书考中状元 (封建制度决定科举是唯一出路科举制)
假想四:牛郎仕途 牛郎做官(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
Page
9
LOGO 从中国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看封建王朝的循环更替

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包含有三种 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必须把这三种土地所有制,把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协调好。
LOGO
Page
8
牛郎做官
古代专制政体的一大特点就是揽权, 权力越集中,官员们需要处理的政务就 越多,责任就越大。他们又是如何卸去 那如山般的政务和责任的呢?古代官员 总结出了两大法宝。第一就是唯上。第 二则是圆滑。做事不求实效,只求规避 风险。
LOGO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 回家卖红薯。”古人十年寒窗,受的都 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教育,一朝为 官,正好实践“达则兼济天下”的圣人 教诲,为民做主、实干报国。但在现实 中,绝大多数的官员并不是踏实办公, 而是一心钻营仕进,为什么他们不做事 只求升官呢? 治官重于治民 做事容易出事 做官优于做事
假想五:牛郎成为为天子 (封建制度的自我毁灭性与重复性) 假想六:牛郎出家当和尚 (完备的儒释道文化体系)
Page
3
LOGO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


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 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ge
5
古代经济示意图
LOGO
Page
6
LOGO
Page
7
科举制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 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 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 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 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 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 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 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 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 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 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 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 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 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 《四书集注》为准。
封建社会存在的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各有特点,相互作用。皇帝在政治上依靠扎根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地主阶级治理 天下,从而使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势壮大,进而蚕食、破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是破坏了国家经 济的根基,导致国弱民贫,阶级矛盾激化,王朝终结;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是最弱者,无法摆脱地 主土地所有制对它的蚕食。当农民无法忍受时,唯有一反,推翻现有国家政权;国家土地所有制本来是用来稳定国 家经济的,却不断遭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蚕食破坏,逐渐萎缩,从而失去了稳定功能,国将不稳,国将不国。中国 的封建社会,每朝每代都由于无法解决地主土地所有制对国家土地和农民土地的蚕食、兼并问题,而逐渐衰落、最 终灭亡。 要使一个封建政权长治久安,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就是:在经济上保留大量的国有土地,并确保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长期大量存在,以保留一个人数众多的个体农民阶级为国家服务,对起破坏作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要加以限制、控 制;在政治上依靠地主阶级,尤其是其中的优秀分子为国家办事。但是,对地主阶级,在政治上依靠、利用,在经 济上限制,这无论对哪一个皇帝,都是一个难题,因而每一个朝代都无法避免由兴到衰,最后灭亡的结局。 一个国家灭亡了,一个朝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朝代按照固有的经济模式(包括三种土地所有制)建立起来,遇上贤 君明主,也只能是在限制地主势力扩大,保障国家、农民利益上多下些功夫,延长政权寿命,长命百岁,却不能长 生不老、长治久安。中国的封建社会,就这样一朝传一代,循环更替,走过了两千多年。
Page
10
三教互补
儒家比较重视一个人的行 为规范,讲的是社会的 “游戏规则”,道家比较 重视方法,讲的是“游戏 技巧”,释家比较重视内 在修养,讲的是“大智 慧”。
LOGO
Page
11
感谢您的关注
财管101
第三探究小组
牛郎织女的故事
LOGO
牛郎织女这个我们耳熟 能详的故事,织女是一个 仙女,一次下凡认识了牛 郎,牛郎织女两人彼此相 爱,结为夫妻,不料织女 母亲王母娘娘强行把织女 带回天宫,让两人隔着银 河相望,却不得相聚,后 来每逢七月七日,人间的 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 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
Page
1
LOGO
Page
4
假如牛郎成为商人

LOGO
商人在古代社会是地位低下的,所谓士农工商,商在最低层。这个和现在是截然相反的。 在古时候,有胡人到唐朝做买卖,唐朝皇帝在长安用金帛①裹树,接待他,在胡人面前显示富 贵。胡人见过这排场,然后去参见皇帝。就对皇帝说:“你们国家,虽然这样接待我,但是我看到 黎民百姓衣不蔽体,这样也不能称为富贵。” 这个胡商在皇帝面前顶牛,触犯了皇威,也许这为以后制定“贱商”的政策提供了根据。 商人唯利是图,怎么会触犯皇威,而去谈论百姓的生存那?也许他嫌货物卖的不够快,也许他嫌 皇帝没有收购他所有的货物。他是从自己出发的。所以被制裁。 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有更明显的例子了。明朝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曾今召见当时的富商沈万 三,他应该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商人。在这次召见中,沈万三表示要为朱元璋的军队发军饷。很明 显,沈万三是要收买军队。这样说来商人和一个割据军阀一样,也要来争夺皇位,他的钱就是用来 做这个的,只是手段略有不同。所以商人就是要来造皇帝的反,而他的本性和“割据军阀”同出一 流。最终沈万三被流放了,这样就形成了皇朝对商人阶层的长期歧视。 注①:黄金和丝绸,泛指钱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