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翻译:洁白得像山上的白雪跟云间的明月,既然现在你已经心怀二意,所以我决定
要来跟你告别分手,断绝关系,今天在这里设下酒宴作为最后的聚会,明天一早我们就在沟边分手告别。
徘徊在御沟之上,看到我们过去的爱情就像沟水一般向东流,一去不复返。
嫁女出嫁的时候不需要哭啼,只求嫁到一个有心人,白头到老。
鱼竿轻轻摆动显得多么轻柔,鱼尾显得多么滋润鲜活,男子应该重感情,而今为何为了刀钱而抛弃我。
的确,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很多内心的感概和想法,纵然不知道这首诗是否是卓文君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诗很符合卓文君的经历,也反映出了古代女子爱情命运的不幸。
首先看看第一句,‘山上雪’‘云间月’描绘的都是一副很美好的的景象,在这里,作者用‘皑如’‘皎若’两个词象征着在她眼里的爱情应该是美好的,是纯洁的,不存在任何污点和瑕疵的,憧憬美好爱情的想法首句就已表现无遗,也跟后面的背叛形成对比。
再来看看第二句,首句描写了对美好纯洁的爱情的向往之后,第二句就直接解释与君绝别的原因‘有两意’,这也表现了作者对爱情背叛的坚决抵制。
第三句中,设‘酒会’为了明天的分离做好最后的准备,表现了女子对这段感情还是很难割舍。
第三句中,‘蹀躞’一词用得好,首先‘蹀躞’是徘徊的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惋惜,也表示女主人公面对此种遭遇,万般无奈,犹豫踌躇,试图挽留但又却苦于男子的变心,很大程度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而‘沟水东西流’一句则又说感情像东逝的水,一去永远不得返,艰难的决定让女主人公放开心怀,直视现实,对于男子变心之后,两人感情不复存在的事实,女主人公欣然接受,看得出女主人公的胸怀和敢爱敢恨的内心想法。
再来看第四句和第五句,首先描写的是一幅画面,嫁女出嫁的时候,哭哭啼啼表现出对家人的不舍,但是在这里,作者直接说,嫁女不必要去伤心,不必要去哭泣,只要嫁得一个有心的人,愿意与女子白头到老永不相离的的男子,这就是一种幸福,这样的话语,恰恰就是本诗的亮点,这里借用嫁女出嫁的画面,与自己当初出嫁的时候相符合,在感叹自己出嫁时的伤悲的时候,又反衬出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女子要出嫁的决定,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多么重大,每一个女人都希望可以找到自己所可以依靠的男人,白头不相离就是典型的女性强大的内心感情呼唤。
一个‘愿’字,充满期待、渴望,但最终怎奈被负心人所抛弃,这也正是古代爱情悲剧故事的代表。
最后四句,借用‘竹竿’、‘鱼尾’作为意象,在古代‘竹竿’、‘鱼尾’这些意象实际上所表示的是男女性朋友之间互表好意,相互倾慕,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出来的也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和向往,最后两句就是本诗的关键,‘义气’一词,意指感情,在作者看来男子应该重视感情,情感的相处和内心的交融是相处之道的重中之重,最后一句,直接点明题目,何以刀钱为,为什么钱财注定会扰乱感情,这让作者陷入沉思,对男子寡情薄意的行为表示失望,更对社会现实产生一种不满的情绪,反对利益主宰人心,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披露,更大的表达出对男性主权的强烈反抗。
总结全诗可以看出,这首诗勾画出的是一名女子在社会利益主宰之下被男子抛弃的情景,在表达的强烈的不满之中,每一字,每一句也都表现出了古代女子在婚姻中的被动局面,女子情感上的犹豫,男子对待感情的绝情,不仅升华了诗中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勾画出的场景,都说明古代女子在被抛弃,然后犹豫,最后决裂,都表达出女性思想的觉悟,即使女子向往爱情,但是变质、无情的爱也不会得到女子的应承,试想想,美好纯洁的爱情谁不向往。
诗中勾画出的是了一位有独立思想的的弃妇,全诗不仅刻画出传统女性的婚姻悲剧,而且还重点赞扬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向往和她的美好情操。
‘她’重视‘义气’,鄙夷‘刀钱’;要求专一的感情态度,厌恶‘两意’。
当她得知男子感情产生二意的时候,不但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更没有疯狂的咒骂和无力的悲鸣,这所表现出的是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
她把苦闷埋在心底,冷静而婉和地和负心的男子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仍然抱有一丝的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对人生的深沉反思。
因此,跟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比较起来,‘她’富有特色,迥然不同于平凡。
末尾送上自己的几个看法,爱,请深爱;不爱,请离开。
有多少情藏于心中,就有多少恨徘徊心海;有多少爱葬于心田,就有多少痛从心生。
不离不弃,就是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