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制度建设与效果评价
专项点评的处方评价方法2
抽样方法: 按用药目的不同对所使用的不同科室不同医生进行一定 数量的抽查 对某一(类)药品的主要使用医生的合理用药情况的评 价:按医生的不同对其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评价
抽样率的确定: 药学部会同医务部根据实际情况定。一般门急诊处方不 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抽样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每 月点评的病房医嘱单,其抽样率(按出院病例数计)不 应少于1%,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 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 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 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 例。(4个月所有医生轮转一次)
专项点评处方评价表的设计
根据以上依据制定出拟评价的某个或某类药品 合理使用的标准(规范); 根据使用规范选定评价指标; 再通过对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设定(专家 评分法)进行处方合理用药评分;
综合点评的处方评价方法
单张处方评价 抽样方法:按医生的不同对其某个时间段一定数量的处 方进行随机抽样。最好能涵盖周期内其不同性质工作时 间段。例如: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夜诊 抽样率的确定:
实施组织架构
我省《实施意见》: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由主管药学或医疗工作的副院长牵头 负责。 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由药 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联合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由 药学、临床医学、医院感染、临床微生物学、护理、医 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处方点评专家组组长由药学 部主任担任。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由药学部会同医务处(科)组织实施。 医院药学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具体 工作。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可设在药学部临床药学科 (室),小组成员主要由临床药学科(室)、药剂科中 与审核处方相关工作的人员担任。二级以上医院处方点 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
处方点评制度建设与效果评价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学部主任
吴晓玲主任药师
国家发改委2010年公布:我国每年人均输液8袋,是发达国家3倍!
案例解析
门诊上感处方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
2008-2009年广东省13家三甲医院及14家二级医院共抽取 8000张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发现: ——抗菌药物使用典型案例; ——门诊针剂不合理使用典型案例; ——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典型案例; ——解热镇痛药不合理多联使用典型案例;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典型案例;
项目
卫生部《监测网》值
无植入Ⅰ类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 (%)
取内固定术抗菌药物使用率(%)
30% 不使用
Ⅱ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天数 药物选择合理(%)
24—48小时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 孢曲松
内固定术后常见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
所占比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
30
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40例中有2例(5%)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
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合理用药的依据(省新增内容) 药品说明书。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国家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类 药物使用、技术规范和指导原则。例如: 处方管理办法、 国家处方集、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达成共识的各项合理用药评价指标, 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作为合理用药的依据和标准。
⑴适应证不适宜□ ⑵选药不适宜□ ⑶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⑷无理由不首选国 家基本药物□ ⑸用法用量不合理□ ⑹联合用药不适宜□ ⑺重复给药□ ⑻配伍禁忌 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⑼中药或中成药未按辩证施治□ ⑽书写不规范处方□ ⑾无适 应证用药□ ⑿无理由开具高价药口 (13)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2
G(-)杆菌
10
厌氧菌
5
肠球菌
3
链球菌
1
多种细菌
约27
未知注:资料来源于132例感染相关的内固定病2 例.
推荐用药: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基础疾病的特点(肝、肾功 能不全,糖尿病等),避免使用加重不良反应 发生的药物。 要注意询问患者用药史,考虑选择与现使用药 物没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处方评价内容5
超常处方: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1.无适应证用药; 1-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需医院定) 1-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适应症以外) 1-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 同药物的。(重复给药)
对于超常处方建议一定要通过专家组逐一讨论,对3 次以上的除警告提示以外建议提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讨论。
附表1 处方点评个案反馈表
处方点评填写人:__________
处方点评日期:______________
处方编号/病案号: 处方医师姓名:
就诊科室: 处方医师职称:
用药情况
⑴手写处方可附上处方复印件 ⑵电子处方或住院用药医嘱不需填写
不合理用药问题 分析
处方点评专家组 讨论情况
不合理用药结论
非必需用药金额
药物选用:指选用的药品对患者个体既能发挥治疗 作用又能将用药风险降低到最小。 药物的用法用量正确:药品的给药剂量、给药浓度、 给药次数、给药方法、给药疗程、选用溶剂以及用 量是否适宜。特别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如老年 人、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等
处方评价内容4
处方用药合理性: 剂型与给药途径:指选用的药品剂型和给药途径对患者个体 既能发挥治疗作用又能将用药风险降低到最小。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含中西药物联用)适宜包括:单用一 种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而联合应 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克服耐 药性而需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达到目的。不适宜”主要包括: ①无联合用药指证;②没有明显协同作用的药物联用,包括: 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同时使用,中成药具有处方相 近、功能主治相同的不同制剂同时使用等;③联合用药毒性 增加 重复用药:①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与单方药物同时使用; ②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与相同西药组分的化学药同时使用。 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经济性: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开具 高价药。 其他:包括:是否对高风险药物进行用药监护等
处方评价内容2
处方书写规范性(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 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 由的; 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 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建立本院的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
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合理用药绩效管理制度;药师查房 工作规范;药师会诊工作规范等等。
注意:以上各项制度和规范要与医、护达成共识,并要 让全院医、药、护人员都能了解、掌握。
经验分享
专项点评的处方评价方法1
点评范围的确定 对某类(种)药品评价(专项点评) 通过计算网络技术对处方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对处方用 药金额、处方用药种类、处方用药天数、每种药品医生 处方用药量等设置最大限定值,对超过限定值或用药金 额最大、超长天数处方和每日用药量超标处方,进行合 理用药点评。对金额排序前十的抗菌药物以及辅助用药 进行专项点评。
以上内容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在实际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处方评价内容3
处方用药合理性: 适应症:指用药是否有适应证及适应证是否适宜。 “适应证不适宜”主要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 不相符;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充分理由预 防和诊断性用药;中成药使用没有遵循辩证施治等。
提示:由于门诊处方的疾病诊断信息大多不全,而且手写门 诊病历一般由患者自己保管,因此,此项多用于点评住院用 药医嘱或具有完整可查阅的门诊电子病历的电子处方。而对 于点评门诊手写处方,则需要结合门诊病历、处方以及当场 咨询医生和患者的情况而进行。
比例(%)
30%以下 24小时 100%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 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药物选择: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 带后给药。
(妇科: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 可加用甲硝唑)
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项目
药学部会同医务部根据实际情况定。一般门急诊处 方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抽样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 每月点评的病房医嘱单,其抽样率(按出院病例数计) 不应少于1%,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综合点评处方评价表的应用
点评药师按处方审核的流程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记录其不符合相关用药标准的问题; 对重大、不能肯定或多发问题提交处方点评专家组讨 论; 对确定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包括合理用药建议一起反 馈给处方医生或公示。
讲者简介
吴晓玲 女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主任、广东省药学 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改领导 小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家组成员、2009年卫生部 “医疗质量万里行”督导检查专家组成员、处方点评 工作创建人之一。2009年作为广东省处方点评专家组 组长负责起草制定了《广东省医院处方点评实施规 范》,并参与了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 行)》的制定工作。同时参与了广东省基本药物政策 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