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学课件—安秀梅(第七章—第十一章) (2)[130页]
财政学课件—安秀梅(第七章—第十一章) (2)[130页]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 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企业或单 位,也称代扣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根据。 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如所得税是对 所得收入征税,其征税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
21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 标志。在现代社会,税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 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由此税制也以三类课税 对象为主体形成了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 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 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 基本标准。
15
税收原则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一定时期国 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在具体 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财 税分配规律的要求,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 的,用于指导税收分配和调节活动的基本准则。 税收原则可归纳为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 原则。
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分自 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 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19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概念是负税人和扣缴义 务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就是负税人,由 于税负可以转嫁,就会出现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 致的情况。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是构成每一个税种的必不可少的 基本因素。政府在征税之前,必须以法律的形式 对诸如对谁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什么 时候征、什么时间缴纳、违反法律的处理方式 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17
这些问题在税制中就表现为如纳税人、征 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要素,其 中课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制中三个最基 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7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分为价内税、价外税。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 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一般是指因政府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 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 经济利益损失。通常用税收负担率来衡量这种经济 负担的轻重。税收负担率用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实 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来表示。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大致有两类,一是经济因素 ,二是制度因素。
9
合理税负的确定
(一)合理宏观税负的确定 从总体上说,衡量宏观税负水平是否适度的主要 标志有两个:一是税收收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 政府公共支出正常合理的需要;二是税收是否能 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
10
(二)合理微观税负的确定 一是衡量企业税收负担是否适度的标志是看处 于均衡纳税状态的企业是否有一个最为适宜的 税负水平。 二是个人税收负担的上限应是侵及劳动力再生 产所必需的费用,下限应为满足个人消费所引起 的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负担转移的最后结果。由于税负转嫁可能
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而税负归宿就有直接归宿 与间接归宿之分。直接归宿是指纳税人所纳税 款无法转嫁,完全由自己负担,即法律上的纳税义
务人与经济上的实际税负承担者完全一致。
13
间接归宿是指因税负发生了转移,税负部分 或全部转嫁给他人负担,使法律上的纳税义务人 与经济上的实际税负承担者不一致,税负最终归 宿是被转嫁者。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是指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 税对象的课税体系。由于商品税以流转额为课 税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流转税。
按课税环节,商品课税可分为单环节课税和 多环节课税。按计税依据,商品课税可分为从价 税和从量税。
25
按课税范围,商品课税可分为就全部商品和 劳务课税,就全部消费品课税和选择部分消费品 课税三种.
•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征 收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对 税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三点:
4
(1)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是在不同社会形 态下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手段.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3)税收是政府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 一种特殊手段.
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
本章知识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分类 合理税负确定 税负归宿 税制要素 课税对象
税收的特征 税收负担
税负转嫁 税收原则 纳税人 税率
2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企业所得税(1-2) 房产税(1-2) 行为目的课税
增值税(1-3) 所得课税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 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 税收证券化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 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1)价格升降是由税负 转嫁引起的。(2)实质是税负的再分配。(3)纳税 人的理性选择。
12
税负归宿
•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是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率。税率 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是计算纳税人应纳税 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23
一般来说,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 率和累进税率三类。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 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通常被概括为税收 “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三性”是税收本质的反映,是税收作 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区别于其他任何分配 形式的关键所在。因此,也被称为税收的形 式特征。
6
税收的分类
按税收缴纳形式可分为力役税、实物税、货币 税。 按税收计征标准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 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 、共享税。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间接税。
按税基,商品课税可以分为按照商品(劳务) 流转中的新增价值,按照商品(劳务)的销售收入 总额和按照部分商品(劳务)的销售额课征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