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宋濂,刘基 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前七子 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公安派,竟陵派

"桐城派" 方苞,姚鼐 注重"义理"和"考据" 等. 在"桐城派"极盛时期,文学主张和写作倾向与"桐城派"
不 同的有袁 枚,沈复等人袁枚提倡"性灵",反对模古.

赋 赋的产生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 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 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 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 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 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 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 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 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汉赋的发展
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大赋 京都赋 小赋
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 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 扬雄《甘泉》,《河东》,《羽猎》, 《长杨》 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蔡邕的《述行赋》 祢衡的《鹦鹉赋》
子虚赋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 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 义很 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 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 传》,世称"春秋三传".
唐宋八大家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 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 融会古今.
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 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溯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 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 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唐宋散文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
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师说》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石钟山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文运动
背景: 因素: 一 文学因素:魏晋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内容空洞,远 离实际. 社会因素 因素: 二 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势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 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 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 想与先秦两汉散文. 古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偶声律的散 体文.
元明清散文
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 明代的散文取材较为广泛,后期 散文的表现手法也较为多样,尤 其是晚明小品文. 清代散文,包括古文和骈文. 小品文 具体指篇幅短小精悍,格调清新自 然,抒写性灵,情趣盎然的散文. 袁中郎《满井游记》,张岱《湖心 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篇.
骈 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 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 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 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 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 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 系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
魏晋南北朝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 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 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 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 鲍照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 卜辞 《尚书》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殷商,巫师) (商周,史官)
(春秋战国 哲学家,史 学家)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农,小说 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 部断代史,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 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卒后追谥文忠,后 人也称为苏文忠公.
王安石
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 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 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