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8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变换分析
第8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变换分析
略!
二、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
! 一般为变量z的有理分式,可用长除法,
将变换式展开为幂级数的形式。
略! 例
解 进行长除
用长除法可得z -1的幂级 数。但得不到解析式
根据Z变换定义有 所以
重点!
三、部分分式展开法
一般Z变换式是有理函数
以下研究因果序列的逆变换,即
X(z) ← Z → x(n)
(|z|>R)
8.4 逆z变换
定义: 由已知F(z)求f(n)的运算,称为逆Z变换。
记为 求逆变换方法
1、留数法 2、长除法 3、部分分式展开法(重点)
略!
一、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据单边Z反变换的积分公式,有
式中,C是包围
所有极点的逆时针闭合积
分路线,常选择z平面收敛域以原点为中心的圆。
因围线C包围了所有孤立奇点(极点),故此积分式可运 用留数定理来进行运算。又称为留数法,即
!
s平面上的单极点映射到z平面上,并不一定是单 极点。这是因为在s平面上,具有同样实部而虚部
相差 的两个极点映射到z平面上的极点都是
相同的。反之,z平面到s平面的映射是多值的。
8.7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对于N阶LTI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
X(n)为因果序列
有
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
初始条件 (已知)
6.5.1 零输入响 应
二、 典型序列的z变换
1. 单位样值序列δ(n)
2. 单位阶跃序列u(n)
收敛域 为Z平面
收敛域 为 z >1
3. 斜变序列
间接求 解方法
已知 两边对(z -1)求导
两边乘(z -1)
∴
同理,两边再求导,得 …
4. 指数序列 求导
收敛域为
z > a
5. 单边正、余弦序列 由
故
根据欧拉公式 -
零输入响应(x(n)=0),即仅由系统初始储能引起的 响应。有
零输入响应
反z变换
例
x(n)=0,y(-1)=-1/b,求y(n)
解 激励x(n)=0,是零输入响应。对方程两边取Z变换
,
代入初始条件,得:
,
进行Z反变换,得:
6.5.2 零状态响 应
零状态响应是仅由激励引起的响应。当激励x(n)是因 果序列时,且初始条件为零(y(l)=0),有
三、序列线性加权(z域微分) 若
四、序列指数加权(z域尺度变换) 若
五、初值定理 若
且x(n)为因果序列,则
六、终值定理 若
且x(n)为因果序列,则
七、时域卷积定理 若
8.6 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由连续函数拉氏变换,求离散函数Z变换,可将s代换为 ,有
可应用留数定理来计算:
Z变换和拉氏变换间的关系,还可由两者在z平 面和s平面上的极点间的映射关系表示:
义
单边定义为: 重点
双边定义为:
其中: z — 复变量
∵ z = e sT , s = + jΩ(拉氏变换→z变换)
∴ z = e ( + jΩ)T = e T + jΩT = e T e jΩT 令 |z| = e T , ΩT = ω,则有z = |z| e jω 其中:Ω模拟角频率, ω数字频率, T抽样间隔
(因果序列)
为了保证z = ∞处收敛,要求k ≥ r
1、X(z)只含一阶极点 将X(z) / z展为
即
式中 反变换为
例题 解
∴ ∴
求x(n) = ? 极点:z1 = -1, z2 = -2
2、X(z)含有重阶极点 设X(z)有M个一阶极点,在z = zi处有一个s阶极点
即
其中 反变换为
分子,当j≥2,从最后一项(n-j+2)一直递增乘到n
若 x(n)u(n) ←→ X(z)
x(n - m)u(n) ←→ z –m [ X(z) + 则
x(n + m)u(n) ←→ z m [ X(z) -
② x(n m)u(n) ←→ z –m [ X(z) ] 则
x(n + m)u(n) ←→ z m [ X(z) -
理想抽样:
单边x(t) = x(t)u(t)
抽样间隔
对上式取双边拉氏变换,得到
交换运算次序, 并利用冲激函数的 抽样性,得到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令e sT = z 或 则有
相函数
—— z为复数变量(∵s = + jΩ)
T=1(归一化)
原函数
单边z变换
8.2 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
一、 Z变换的定
2. 双边Z变换
Z变换的收敛域为
分若
,则收敛域为Z平面内圆心在原点、
析 外半径为 、内半径为 的一个圆环区域;否
则无收敛域,Z变换不存在。
同一个双边Z变换的表达式,其收敛域不同,也可能
! 对应于两个不同的序列。双边Z变换式必须注明其收
敛域,否则可能无法确定其对应的时间序列。
自习:P49,(8-17)和(8-18)两式
自习P62,例8-6 相加后零极点抵消,收敛域扩大,由|z|>a→全平面收敛
二、移位性(重要!重点右移位) 1、双边z变换 若 x(n) ←→ X(z) x(n - m) ←→ z -mX(z) 则 x(n + m) ←→ z mX(z)
2、单边z变换
自习P64,例8-8
① x(n)为双边序列,其单边z变换为
第8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 统的z变换分析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8.1 引言
一、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z变换 X(z)
z = e jω 有条件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X(e jω)
利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响应 利用离散系统函数H(z)分析系统 分析序列的频率特性 分析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二、 抽样信号xs(t)的拉氏变换→z变换
例 s = 2,
例题 解
求x(n) = ?
∴
∴ 见P60~61,表8-2、8-3、8-4(逆z变换表) 作业:P103,8-5 (1)(2)
8.5 z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
若 x(n) ←→ X(z) y(n) ←→ Y(z)
Rx1 < |z| < Rx2 Ry1 < |z| < Ry2
则 ax(n) + by(n) ←→ aX(z) + bY(z) max(Rx1,Ry1) < |z| < min(Rx2,Ry2)
8.3 z变换的收敛域(ROC )
1. 单边z变换 其幂级数收敛的条件可表示为:
(绝对可和条件)
例
解 根据Z变换定义,有
z变换存在的充要条件
只有当
,即
(圆外区域)
该无穷级数绝对收敛。即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
收敛条件
根据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有
! 单边z变换的收敛域总是z平面内以原点为圆心
的一个圆的圆外区域。一般不注其收敛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