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2.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5.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6.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9.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0.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1.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2.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1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5.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6.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18.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叫()A.学习B.成熟C.学习准备D.知识准备
19.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
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
20.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A.道德评价B.道德观念C.道德认识D.道德品质
21.成熟是指个体()的变化。
A.各种器官B.心理机能C.生理过程D.心理机能和生理过程22.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经历了一系列循坏事件,这一循环事件是一种()
A.单向连贯B.固定不变C.定期变化D.互相作用的反馈
23.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培养。
A.情感B.判断C.认知D.意志
24.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心理过程
A.记忆B、意志C、兴趣D、情绪
25.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 _ _。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象
26.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__
A.人有语言B、人能直立行走C.动物的反应水平低D、人有主观能动性
27.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 )
A.转移B、稳定性C、分配D、分散
28.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基础是( )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
D、意志过程
29.热爱真理,解放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属于( )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认识
30.关于情绪,错误的说法是( )
(A)情绪的发展早于情感(B)情绪比情感稳定
(C)情绪具有易变性(D)情绪具有情境性
答案:
1—10 CADAB BBBAB 11—20 BBCDB ABCBD 21-30 DDDCA D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