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16-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上述推导结果可以推广到多输入输出电磁系统中, 上述推导结果可以推广到多输入输出电磁系统中,但由于多 个励磁线圈除了其自感外,还有互感存在,因此, 个励磁线圈除了其自感外,还有互感存在,因此,用电感计算磁 场储能的公式与式( 场储能的公式与式(2-14)相比要复杂许多。但对于线性电磁系 )相比要复杂许多。 统,由于
1 W e = iΨ 2
将式(1-45)代入上式, 将式(1-45)代入上式,得
(2-16) )
1 T We = i Li 2
(2-17) )
L11 1 T 1 We = i Li = [i1 i2 ] 2 2 L21
L12 i1 1 2 = ( L11i12 + L12i1i2 + L21i2i1 + L22i2 ) L22 i2 2
机械系统
-12-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由此, 由此,多输入耦合磁场的能量平衡方程为
Wf = ∫ ∑ e j i j dt − ∫ ∑ f ek dxk
j =1 k =1
J
K
(2-11) )
也可以写成如下微分形式
dWf = ∑ e j i j dt − ∑ f ek dxk
j =1 k =1
J
K
(2-12) )
由上分析, 由上分析,多输入和多输出电磁系统的耦合磁场的总能量是 电气系统各个励磁线圈感应电动势e 各个励磁线圈感应电动势 电气系统各个励磁线圈感应电动势 j(j =1,2,···,J)所产生的 , , , ) 电能与机械系统各个电磁力 机械系统各个 电能与机械系统各个电磁力 fek(k=1,2,···,K) 所产生的机 , , , ) 械能之和。 械能之和。
Lσ
-3-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由于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其能量转换必 由于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是两种不同的系统, 须有一个中间媒介, 须有一个中间媒介,这个任务就是由气隙构成的耦合磁场来完成 是机电系统通过耦合磁场相联系的示意图。 的,图2-2a是机电系统通过耦合磁场相联系的示意图。 是机电系统通过耦合磁场相联系的示意图
We = ∫ eidt
-8-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将式( )代入式( ), ),可知机械系统输入机械能的分布为 将式(2-2)代入式(2-4),可知机械系统输入机械能的分布为
dx d x dx WM = ∫ F dt = M ∫ 2 + D ∫ dt + K ∫ ( x − x0 )dx − ∫ Fe dx dt dt dt
-17-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2.2 磁共能 磁能公式( 曲线( 磁能公式(2-14)说明,磁能是励磁电流 在Ψ-i曲线(励磁 )说明,磁能是励磁电流i在 曲线 磁路的磁化曲线) 轴的积分。在图2-5中 曲线的左侧区 磁路的磁化曲线)沿Ψ轴的积分。在图 中,Ψ-i曲线的左侧区 曲线的 即为磁能W 域O-a-b即为磁能 f。 即为磁能
-19-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3 机电能量转换
根据前两节对电磁系统机电能量关系的分析,一般来说, 根据前两节对电磁系统机电能量关系的分析,一般来说,电 磁系统的机电能量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2-6来表达。 磁系统的机电能量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 来表达。 来表达
We1 We2 耦合磁场 WeL
Wm1 Wm2
WmK
-11-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输入耦合磁场的总能量为
Wf = ∑Wej + ∑ Wmk
j =1 k =1
J
K
(2-8) )
∑W
j =1
J
ej
= ∫ ∑ e j i j dt
j =1
J
∑W
k =1
K
mk
= − ∫ ∑ Fek dxk
k =1
K
电气系统
-2-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1 机电能量的转换装置
一般来说,电磁系统包括电气系统、 一般来说,电磁系统包括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和连接机电系 统的中间媒介,其作用是能量传递和转换。 统的中间媒介,其作用是能量传递和转换。系统可以从机械系统 输入机械能,通过中间介质将机械能传递给电气系统, 输入机械能,通过中间介质将机械能传递给电气系统,使之输出 电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电气系统输入电能, 电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电气系统输入电能,并由中间介质转 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系统运动。 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系统运动。
Wf = ∫ ∑ e j i j dt
j =1
J
(2-13) )
-15-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先从简单电磁系统入手, 假定图2-1所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先从简单电磁系统入手, 假定图 所 示的磁路中所获得的能量是由线圈输入的电能提供的, 示的磁路中所获得的能量是由线圈输入的电能提供的,由电功率 的概念可知 dΨ P = ie = −i dt 式中, 为电功率,其负号是由于电路中i与 的正方向的规定不 式中,P 为电功率,其负号是由于电路中 与e的正方向的规定不 也表示功率或能量的传递是有方向的。 同,也表示功率或能量的传递是有方向的。现规定以能量从右边 传入耦合磁场为正方向,由此可得磁路中储存的电能W 传入耦合磁场为正方向,由此可得磁路中储存的电能 e 为
d2 x dx F = M 2 + D + K ( x − x0 ) − Fe dt dt
(2-2) )
-6-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由电气系统输入的全部电源能量为 电气系统输入的全部电源能量为
WE = ∫ uidt
机械系统输入的总机械能为 由机械系统输入的总机械能为
(2-3) )
dx WM = ∫ Fdx = ∫ F dt dt
(2-4) )
-7-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将式( )代入式( ), ),可知电气系统输入电能的分布为 将式(2-1)代入式(2-3),可知电气系统输入电能的分布为
WE = ∫ uidt = R ∫ i 2 dt + Lσ ∫ idi + ∫ eidt
电 阻 损 耗 电 感 储 能 输入耦合 磁场的电能
-18-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我们把在图2-5中 曲线的右边区域 我们把在图 中 Ψ -i曲线的 右边区域 曲线的 右边区域O-a-c所表示的能量称为 所表示的能量称为 磁共能W 磁共能 fc,即
Wfc = ∫Ψ di
(2-18) )
Wfc = iΨ − Wf
2-19) (2-19)
磁共能又称磁余能 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磁余能, 磁共能又称 磁余能 , 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 即并不表示一 个实际的能量。但是,由于磁共能W 为电流i和机械位移 和机械位移x 个实际的能量。但是,由于磁共能 fc为电流 和机械位移 的函 便于用来计算电磁力或电磁转矩, 数Wfc(i , x ),便于用来计算电磁力或电磁转矩,因此是一个 研究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的变量。 研究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的变量。
-13-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2 磁场中的能量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电磁系统中耦合磁场是机电能量转换的 关键环节,其作用至关重要。因此, 关键环节,其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磁场储存 能量机理及特性。 能量机理及特性。 首先为简便起见, 首先为简便起见,可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分别归并到输 入的电能和输出的机械能中, 入的电能和输出的机械能中,即认为耦合磁场将全部输入的电能 转换为机械能,在转换过程中耦合磁场没有发生变化。这样, 转换为机械能,在转换过程中耦合磁场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如 所示, 图2-2b所示,耦合磁场被看作是一个理想的无损耗的磁能储存系 所示 耦合磁场被看作是一个理想的无损耗的磁能储存系 统(lossless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研究分析发现磁场储能可以表示成磁能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研究分析发现磁场储能可以表示成磁能 (magnetic energy)和磁共能(magnetic co-energy)两种类型。 ) 磁共能( )两种类型。
Wf = We + Wm = ∫ eidt − ∫ Fe dx
(2-7) )
电气系统
机械系统
-10-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1.2 多输入多输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 多输入和多输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是一类复杂的电磁系统, 多输入和多输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是一类复杂的电磁系统, 如图2-4所示 所示, 如图 所示,其具有多路的电气和机械装置通过耦合磁场进行 机电能量的转换,再由电气或机械装置输入或输出能量。 机电能量的转换,再由电气或机械装置输入或输出能量。
We = − ∫ P dt = ∫ i dΨ = ∫
0 0 t ψ ψ 0
Ψ
1 2 dΨ = = Li (2-14) ) L 2L 2
Ψ2
上式说明, 上式说明, 磁路中磁场储存的电能与电感和电流的大小有 电感主要由气隙决定, 关 。 电感主要由气隙决定,也就是说磁场的储能主要是存放在 气隙之中。我们往往把气隙磁场称作为耦合磁场, 气隙之中。我们往往把气隙磁场称作为耦合磁场,它是机电能量 转换的主要媒介。 转换的主要媒介。
电机及拖动基础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2.1 机电能量的转换装置 2.2 磁场中的能量关系 2.3 机电能量转换 2.4 电磁力与电磁转矩
-1-
第2章 机电能量转换原理 引 言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 , 我们可以把依靠电磁感应原理运行的 机电设备看作是一类机电转换装置, 机电设备看作是一类机电转换装置 ,比如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 电能转换装置,而旋转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电能转换装置 , 而旋转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 或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电动机)的运动装置。因此, 机 ) 或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 电动机 ) 的运动装置 。 因此 , 机 电能量转换原理也是学习和研究电机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电能量转换原理也是学习和研究电机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