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1.企业是新生儿,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也 很弱,但却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 2.企业内部的各种正式组织、规章制度和经营方 针尚未健全,企业文化也未形,人治色彩浓厚; 3.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是创业者,他们 的人作用突出,各项业务以企业领导者为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1.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财务状况大为改观, 初创阶段及成长阶段入不敷出的局面为相对宽裕 的资金流所代替,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2.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善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得到制度化保证; •3.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一 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即重视市场与公司形象。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在实际的决策与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一天完成, 可能要四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 ——彼得〃杜拉克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长阶段: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 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 •2.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企业规章制度不断 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 •3.企业创业者的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 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入企 业并发挥关键作用。
老化阶段: 1.企业增长乏力,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全面 下降,资金紧张,既缺乏成长性,又缺乏灵活性, 更缺乏竞争性; 2.企业内部官多人多,官僚风气浓厚;制度繁多, 却缺乏有效执行,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经常发生; 3.企业员工自保意识不断增强,做事越来越拘泥 于传统、注重于形式,只想维持现状,求得稳定, 与顾客的距离越来越远,体现企业活力的行为减 少甚至消失。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效益 效果: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 (由企业的战略决定) 效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由企业的生产策略决定) 效益=效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老化阶段 初创阶段
成熟阶段
成长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1.企业是新生儿,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也 很弱,但却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 •2.企业内部的各种正式组织、规章制度和经营方 针尚未健全,企业文化也未形,人治色彩浓厚; •3.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是创业者,他们 的人作用突出,各项业务以企业领导者为核心。
管理的两重性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管理的两重性
– 管理的自然属性 – 管理的社会属性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 多或少的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 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 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只能。一个单独的 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 队指挥”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首先,涉及到权利分配的问题 (谁来作出决策?如何进行授权?) 其次,涉及利益分配和业绩考核的问题 (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考核业绩,如何 对业绩好的人发放奖金) 再次,还涉及到工作责任和控制的问题 (比如干砸了怎么办,如何控制工作进 度与质量)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2) 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
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多过程来协
调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管理首先是调节资源(包括物资、资金、人员)。 各种管理职能是协调的手段。 管理是有目的的过程,协调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 到既定目标。
组织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 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配置。
3.这一合理配置是在组织之中进行的。
4.配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
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3) 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
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 管理者应该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 组织中的人具有共同的目标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4) 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Fra bibliotek——毛泽东
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
管理的根本方法是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觉悟, 激发人的积极性。 管理和社会制度相关。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5)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
业职能。
—— 彼得〃杜拉克
管理与所有权,地位和权利完全无关。 管理是专业工作,与其他技术型工作一样。 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 管理的本质与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战略: 妥善裁减多余人员,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组 织运行效率 策略: 企业在充分了解目前企业实际情况、效益和产量 的基础上,按照先定岗后定员的原则,开展裁员 工作。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战略: 激发创新意识,推动组织变革,保持业活力 策略: 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新进入的人员不是为了维持 企业的现状,而是要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要调整 进人标准,突出创新要求;严格控制一般人员进 入,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级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战略: 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策略: 内部挖掘培养。 外部获取。 一方面要广泛建立同高级人才市场特别是专业的 人才介绍机构的联系, 掌握人才供应信息; 一方面关键人才的招聘,选拔对象素质是第一位 的,即应把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作为选择 的首要指标。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的自然属性由生产力决定,与生产关 系和社会制度无关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社会属性
“在实际的决策与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一天完成, 可能要四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 ——彼得〃杜拉克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只要是需要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的 工作,就需要管理。 ——迈克尔〃B
管理存在的基础是组织。组织目标 的实现需要依靠管理,管理就是为实现 组织目标服务的。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组织为什么需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长阶段: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 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 2.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企业规章制度不断 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 3.企业创业者的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 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入企 业并发挥关键作用。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生产者 管理者 比例
5 25 125 600
1 5+1 25+5+1 125+25+5+1
5:1 4.17:1 4.03:1 3.85:1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是生产力。
成熟阶段 1.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财务状况大为改观, 初创阶段及成长阶段入不敷出的局面为相对宽裕 的资金流所代替,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2.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善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得到制度化保证; 3.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一 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即重视市场与公司形象。
——马克思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保守估计,全体就业人员中,至少有30%~ 40%的人专门从事各类管理工作,他们的职能就 是协调人们的活动,而不是直接从事物质产品或 精神产品的产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6) 管理就是决策。
—— 赫伯特〃西蒙
决策过程: 调查 ->制定可行方案 -> 选择方案并实施 -> 评价
这一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决问题时 所必经的过程。所以从这一点看管理就是决策。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本书)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
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目的性
不值得定律
凡是不值得做的事,更不值得把它做好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阻轻重的事 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较重要的 事务却总是很敏感。那些太专注于小 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 ——班尼斯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
不值得做的事会耗费时间和精力。 不值得做的事情会赋予自己生命。 不值得做的事情会生生不息。
我国每年新注册民营企业15万家,每年又倒闭 10万多家;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的在 10年内关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