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2
于我们一起研究,老师找到常用体育场的数据。 在黑板跑道上贴出以下数据。
了解要解决的问 题和相应的数据 条件 在这里先求出 400 米第一道的长度,
你们说最内圈是 400 米,跑道一圈的长度怎么求呢?谁会列式? 两条直道+圆的周长 85.96ⅹ2 + 72.6ⅹ3.14=399.884m 85.96ⅹ2=171.92 72.6ⅹ3.14=227.964 (左边的同学算直道距离、右边的同学算弯道距离,同桌两个人一人念一人 按计算器,合作配合计算) 算的对吗?有问题吗?怎么不是 400 米呢? 小知识介绍: 第一圈跑道线长度小于 400 米。 标准 400 米是指在第一条道线以外 0.3 米处测量的距离为 400 米。因为第 一条跑道线外侧 0.3 米处是运动员实际跑的路线,所以这个线也叫实跑线,是 真正的 400 米。 最内圈,第一道 400 米,我们已经确认了,那么假设起跑线设在这里(教 师贴上起跑线)继续演示,2 道、3 道。 。 。其他道的起跑线向前起多少,你们能 研究了吗?
通过今年的奥运 比赛跑步的决赛 片段, 激起学生的 兴趣、 引发学生思 考, 发现并提出问 题
引导学生关注发 现与数学有关问 题, 聚焦并引出本 节课的课题。
体会运动场的结 构, 并且把生活中 的情境图或具体 的事物转化成数 学中的图形, 体会 生活与数学的紧
2.出示正规赛道数据 我们说的 400 米跑道,是指的哪一圈跑道的长度呢?(最内圈、最外圈?) 密联系。 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能不能验证一下。 规范统一数据便 学生:我们需要数据 实际生活中,由于体育场的规格不同,跑道或有一些数据的差异,为了便 于一起研究。
1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确定起跑线。 教学难点 在确定跑道的起跑线过程中体会由繁到简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计算器 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提出问题; 1.田径跑步比赛录像: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俗话说: “得田径者得天下” ,在田径短 跑项目中是最激动人心的,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飞人大赛” ,咱们一起来看两段 比赛录像,看看是什么比赛?有没有你们熟悉的“飞人” 。 (播放录像) 这是今年第 32 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男子 400 米决赛,大家 都被精彩的比赛吸引住了, (出示 ppt:起跑照片)都是赛跑,发现有什么不一 样吗? 100 米起跑在同一条起跑线,400 米比赛不在同一起跑线上,那 400 米也让 他们在同一条线上起跑不行吗? 预设 1:不公平,外跑道跑的路程要长。 预设 2:同一条起跑线开始,那么运动员要跑一样的长度,终点就不能同一 条线结束,不便于观看的效果。 也就是说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不公平,为 了比赛的公平性,大家跑一样长的距离,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比内道的 起跑线向前移,随便往前移吗?你们想研究什么? 看来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向前移多少才公平是个关键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 起研究 400 米起跑线是怎么确定的。 400 米比赛 起跑线?—— (板书课题 ) 。 二、探索研究,分析解决问题; 1. 认识体育场的结构 400 米起跑线的确定是和体育场的结构有密切联系的, 老师把体育场的跑道 示意图给你们带来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贴出跑道图) ,那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 看看这个示意图。 (跑道是有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到前面指一指:长方形、圆 直道和弯道) ,直道就是我们数学中线 段,弯道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图形半圆。 板书: 直道——线段 弯道——半圆弧 设计意图
教学基本信息
学校 课题 学段 具体内容 第二学段
教师姓名 确定起跑线 年级 六年级
确定起跑线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 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 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 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 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课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学生喜欢看体育比赛, 今年上半年看过奥运比赛,印象深刻,同时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对体育场有基本的了 解,有基本的生活经验。 在访谈中也了解到部分学生有以下几点含糊不清的问题: 1. 对跑道中的两侧弯道可以组成一个圆不是很认可; 2. 400 米跑道到底哪圈是 400 米,有人认为最外层是 400 米; 3. 在试讲过程中,发现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存在方法问题,导致计算不对; 4. 对于起跑线理论数据会求之后, 实际真的在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还真是与实际相差很多, 有顺时针、逆时针问题;有直道、弯道问题等等。 我想基于课前对学生的这些了解,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层次,让学生学会确定起跑线,还能解 决很多的实际困惑为本节课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学会综合应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 算并确定 400 米跑道的起跑线; 2.结合跑步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对确定起跑线方法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中,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并会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4.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进行小常识的介 绍。
引导学生有研究 方案设计的意识, 不是盲目的操作, 并且方案设想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 3.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你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先小组讨论一下研究的方案吧。 (学生小组简 思考 单交流研究的想法) 同学们,你们有想法了吗?下面就开展你们的研究,并填好活动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