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考通史第3讲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2017高考通史第3讲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D 题干材料未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错误 答案 A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方法必备】 巧找选择题的“题眼”
“题眼”是选择题解答的突破口,可以是特殊的知识点、
限定词或特定的称谓等。一般说来“题眼”分为: (1)以时间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中明显或者隐含的时 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时间范围内肯定或者排除与题 干时间无关的备选项。
辨析
选项
C 材料未体现“以物易物”,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广东大庾岭以北的丝销往广东, D 而广东一带的盐铁销往广东大庾岭以北,这说 明了当时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贩运,正确
答案
D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以联系的观点考查明清对外贸易
【典例4】 (2014·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巩固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 经济 线 索 特
工工场
(2)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1)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 产生,但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选择题时应注意题目反映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三 视角1
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 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东西方思想的差异
【典例5】 (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
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D 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 错误
答案
B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从辨析评价角度考查清代军机处的地位
【典例 2】 (2014·海南单科, 8)《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 “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二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经济政策
视角1 从发展的角度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典例3】 (2013·课标全国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 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 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 千。”这表明当时
(
A.皇权逐渐衰弱 C.内阁取代六部
课前线索必读
)
B.君主集权加强 D.首辅权力失控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
解题关键
A
理解题干及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演变
“废丞相,设内阁”的实质是强化君主专制, 内阁不会削弱皇权,错误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决策权。 内阁首辅虽然有时操纵朝政,但其权力不是来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把握题眼 辨析 选项 信息“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 名存而已”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 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错误
A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2.清朝 (1)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 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
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 军机处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 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明清时期实行 八股取士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但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
(3)工商业市镇: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 工商业 市镇大量涌现。 (4)商帮: 区域性 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4.经济政策:对内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
文明的潮流。
政策,对外实行
“ 海禁 ”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
课前线索必读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时间 断限 线 索 政治
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但开始落后
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三、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发明本心”,认为“良知” 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 致良知 ”。
(2)李贽:主张破除对 孔子
张 个性自由 。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
辨析
选项
A
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
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占有优 势,正确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B
辨析 选项 C
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错误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
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错误
的大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一、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明朝
(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 丞相 ,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宰相制度 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 。
课前线索必读

文化
(2)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
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 (3)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 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 线索 对外 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 特征 关系 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
①政治上,反对 君主专制 ,提出限制王权、倡导言论自由。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 工商皆本 ”的思想。
③思想上,提出“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关乎国计民生。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2.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代商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北货过南”“南货过北”
A 材料未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错误
B 材料未体现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错误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解题关键 明代李贽思想和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
注意把握明清儒家思想发展与文艺复兴思
想的时代背景
辨析 选项
A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具有启蒙意义,错误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联系,错误
(2)以地点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中与解答题目有关的
地点,由此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3) 以范围限定为“题眼”:从全球史观看 —— 世界范围内观 察;从国家看,分清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国家看,分清 不同的区域,作为解答判断、排除备选项的依据。 (4)以程度限定为“题眼”:某一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具
有许多历史原因,其作用影响、意义也多个,但其地位和程
度各不相同。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程度,作为解题的突破 口。 (5)以否定词为“题眼”:历史选择题分为正向和逆向选择题, 解答时应注意题目设问是“否定”还是“肯定”型选择题。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6)以阶段特征为“题眼”:某一历史解答具有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的特有特征,也是审题和分析备选项的关键,解答
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趋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查明朝内阁职权的变化
【典例1】 (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 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B 辨析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已经形成六部分掌行 政权力的局面,错误 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逐步加强,
选项
C
错误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 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正确
D 答案 D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