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炼字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按要求回答, 按要求回答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 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 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 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解答分析
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 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可取的。 值。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可取的。 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 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符 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才能魅力四射。 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才能魅力四射。 所以答题的时候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所以答题的时候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 分析。
早梅
一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代诗僧,益阳人。早年曾 齐己,唐代诗僧,益阳人。 热心功名,而科场失利,不为人赏识。 热心功名,而科场失利,不为人赏识。
齐己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 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 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提问方式
(一)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 什么字?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二)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为它好在哪里?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 一树柳弯腰。 一树柳弯腰。
赏析: 字有残存、残余的意思。 赏析: “剩”字有残存、残余的意思。一个 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孤独之柳, “剩”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孤独之柳,而 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 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给 人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之感。 人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之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
阅读诗歌, 阅读诗歌,指出诗中的诗 眼并结合全诗简析。
赏析: 赏析:
本诗诗眼为“ 本诗诗眼为“独”字。从 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 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 飞绝”“人踪灭”“孤舟” ”“人踪灭”“孤舟 飞绝”“人踪灭”“孤舟”, 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 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 千山耸立,石径纵横, 千山耸立,石径纵横,但山无 鸟飞,径无人行,只有孤舟, 鸟飞,径无人行,只有孤舟, 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 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 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而 歌形象上看, 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 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 清高脱俗、 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 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 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 字准确展示出作者“ “独”字准确展示出作者“永 贞革新” 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 独景况, 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 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绝句四首(其二) 绝句四首(其二)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 一行白鹭上青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赏析: 安史之乱平定后, 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 的好朋友严武还镇成都。 的好朋友严武还镇成都。杜 甫得到这位故人的消息, 甫得到这位故人的消息,也 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 的心情特别好, 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 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 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 下了一组即景小诗。 下了一组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鸟儿成双成对, 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 具有喜庆的意味。 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 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两句中一连用 ”“翠”“白”“青 “黄”“翠”“白”“青” 四种鲜明的颜色, 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 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 绚丽的图景, 快的感情。 快的感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暗风吹雨入寒窗。
找出最后一句中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找出最后一句中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赏析: 赏析: “风”本来无所谓“阴暗”的,而今 本来无所谓“阴暗” 却成了“暗风” 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 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 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 为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 为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 透,连风、窗都变得又“暗”又“寒” 连风、窗都变得又“ 元稹白居易情谊之深,于此可见。 了。元稹白居易情谊之深,于此可见。
答题步骤
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一)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二)展开联想,把字放入原 展开联想, 句中描述景象。 句中描述景象。 (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答案的表述 答案的表述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 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 请分析《鸟鸣涧》 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 (2001年春季高考题 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就要 年春季高考题)一诗春山月夜图 年春季高考题 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一个题目, 在月出前的“人闲” 花落” 到月出后“鸟鸣” 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中 来分析。 来分析。
赏析: 赏析: 作者用一“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 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 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 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 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 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 致。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前人认为, 前人认为,“看”字 看似平常, 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 主人公的形象。 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在诗中指回望。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 回望,每一次回望, 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 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 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只一“ (步骤二)只一“看”字,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步骤三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颜色的词。 三品:颜色的词。颜色词 有时作谓语, 有时作谓语,有时作定 有时作主语或宾语。 语,有时作主语或宾语。 但作用只有一个: 但作用只有一个:颜色 一般表现心情, 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 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 娘渡与谢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娘渡与谢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 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 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 赏析:
“流光容易把人抛”,突 流光容易把人抛” 出时光流逝之快。 出时光流逝之快。蒋捷抓住夏 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 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 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 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 从视觉上对“流光容易把人抛” 从视觉上对“流光容易把人抛” 加以补充, 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 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绿 在这里作使动, “红”“绿”在这里作使动, 再加一个“ 再加一个“了”字,以动态中 展示了颜色的变化, 展示了颜色的变化,抒发对年 华消逝的慨叹。 华消逝的慨叹。从“转眼间又 春去夏来”的感叹中, 春去夏来”的感叹中,我们听 到了词人久客它乡的叹息, 到了词人久客它乡的叹息,感 觉到他思归的急迫心情,还听 觉到他思归的急迫心情, 到了他对光阴似水的人生的感 喟。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波纹迎客棹。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注縠 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 有什么表达效果? “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赏析: 赏析: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 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铺”,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 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 在江面上, 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 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 字还突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 字还突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 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人安闲、舒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