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体会诗歌炼字的妙处,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
2 、规范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规范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诗歌发展史源远流长,自先秦的《诗经》,到秦汉时的乐府诗、汉乐府诗,最后在唐代发展到诗歌的黄金时代。
初唐四杰、边塞派、田园诗派等不胜枚举。
古代诗歌以有其独特的魅力,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的情思。
诗歌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言简义丰,寥寥数笔便将情与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今天我们将以虔诚的态度来探寻前人的智慧。
二、初步感知,体会炼字的妙趣
(一)回顾古人有关炼字的名言故事,从中体会炼字的重要性。
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
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二)炼字的定义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三)体会诗人的炼字魅力
炼动词
1、示例: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陶渊明)
提问: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 ,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见”好。
两字意境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 ,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
意境,。
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穿、拍、卷”。
穿,化静为动,写出山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情状;卷,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
整个画面雄伟壮丽,富有动感。
2、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炼形容词
、示例:1.
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春夜喜雨》杜甫)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解析: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王安石)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下子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活了。
作者借此景表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2、小结: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炼数词。
”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讲解:齐己《早梅》的“ 1 .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一枝孤梅迎寒怒放,更富意境,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因此,郑谷被称为“一字师” 。
2、示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村咏怀》邵康节)提问:体会诗中的数字之妙。
解析: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形象、真实展现出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
3、小结:数词的表达效果: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
②夸张渲染。
炼叠词
1、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解析:寻寻觅觅:动作,写出词人心中无定,如有所失,反复寻找。
冷冷清清:写外在环境的寂寞。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经历不幸遭遇后的飘零、孤寂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2、小结:叠词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三、小试牛刀1 、请为下面的句子选择适当的词,并说说你的理由。
轻风——细柳(摇、舞、扶)
淡月——梅花(映、隐、失)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笔直;“圆”傍晚时分夕阳下落的形状;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孤烟直”既写出人烟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用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
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 字,意境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的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蝴蝶飞舞,春鸟和鸣的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总结归纳炼字题的答题要领。
1、技巧点拨——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①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②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来源: 学+科+网] 五、课堂演练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 来源:学+科+网]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解析:“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
(析义)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述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作用)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人炼字的魅力。
同时, 又深入学习了古诗炼字的作用及炼字类型。
古人写诗“一花一叶见世界,一字一词总关情” ,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积累把握这个美妙的体会这份动人的情感。
世界,
六、课后作业略.
七、板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一、炼字的定义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 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炼字表达效果二、
动词——富有动态,生动形象,写活画面,1、传递感情。
2、形容词——
形象特点,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3、数词一一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
②夸张渲染。
叠词一一增强语言的韵
律感,或起强调作用4、
三、炼字答题要领.
、析义12 、述景
3、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