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仁”和“礼”
B.“克已复礼”
C.“忠恕”之道
D.“正名”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体现其保守性的是( )
A.“克已复礼”
B.“为政以德”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3.“礼”的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
A.孔子思想中积极意义的一面 B.孔子力图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秩序
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民众的重视
4.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5.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周公 D.荀子
6.老子认为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源是( )
A.“道”
B.“理” C“心” D.“气”
7.下列思想主张中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
D.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8.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9.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10.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11.春秋战国时期在天人关系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D.荀子和庄子12.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D.荀子和墨子13.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1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15.西汉建立之初约70年的时间里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A.法家思想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儒家的仁政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16.对西汉初的黄老之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黄”指秦始皇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
B.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C.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D.内容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
17.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
18.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实行仁政
19.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2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2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哲学派别B.阶级立场C.对“理”的认识D.对政府态度
2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
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
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工商皆本
23.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根本原因是()
A.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B.人民的反抗
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
24.下列属于祖冲之取得的科学成就是()
A.发明地动仪B.编著《九章算术》
C.发明珠算法D.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25.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并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出题人:校对人:
26.唐宋时期我国古代“三教合一”的主要含义是()
A.佛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儒、道哲学的影响
B.道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儒哲学的影响
C.法家学说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D.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2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8.下列思想家,其主张具有爱民思想的是()
①老子②孔子③墨子④孟子⑤韩非子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⑤
29.“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此话不可能反映谁的思想?()
A.程颖B.程颐C.朱熹D陆九渊
30.创立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生物进化思想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二、材料题
31.(11分)
材料一: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孟子·告子上》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材料二:(上古的君主)“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因之古之君王,受到人民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认为国家的三件宝物指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经济发展观。
32.(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回答,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
的是什么?
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都有哪些思想主张?
三、简答题
33.试分析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并谈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意义. (8分)
34.简述诸子百家的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