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单选题1.ELISA双抗体夹心法最常用于检测:EA.大分子抗体B.小分子抗体C.半抗原D.HLA抗原E.二价或二价以上抗原2.ELISA间接法中使用的酶标记物是:DA.酶标半抗原B.酶标抗原C.酶标抗体D.酶标抗抗体E.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3.ELISA竞争法中,待测管的颜色与标本中抗原、抗体关系是:B A.与抗原或抗体浓度成正比B.与抗原或抗体浓度成反比C.与抗原或抗体浓度无平行关系D.与抗原则成正比,与抗体成反比E.与抗原成反比,与抗体成正比4.ELISA最常用的固相载体:CA.聚氯乙烯B.聚乙烯C.聚苯乙烯D.葡聚糖E.聚丙烯酰胺5.检查ELISA孔板性能常用:AA.含人IgG的缓冲液B.含抗人IgG的缓冲液C.含人IgA的缓冲液D.含兔IgG的缓冲液E.含抗人IgA的缓冲液6.ELISA实验中,包被最常用的缓冲液为:EA.PH6.8的PAS缓冲液B.PH7.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C.PH7.2的Tris缓冲液D.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E.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7.ELISA实验中,包被条件最好为:AA.4℃包被24小时或以上B.37℃包被24小时C.室温包被6小时D.0℃包被24小时E.4℃包被6小时8.ELISA板孔包被后再行封闭的原因是:BA.包被液中的蛋白浓度过高B.包被液中的蛋白浓度偏低C.包被液中的蛋白质不够纯D.调节包被后PH值E.增加板孔吸附力9.ELISA板孔包被后再行封闭的作用是:D A.调节吸附蛋白浓度B.调节PH值C.增加吸附力D.消除非特异吸附的干扰E.消除杂质的干扰10.ELISA实验中,封闭液常用:BA.1~5%牛血清B.1~5%牛血清白蛋白C.1~5%马血清D.1~5%兔血清E.1~5%兔血清白蛋白11.HRP辅基在何处有吸收峰:CA.275nmB.300nmC.403nmD.520nmE.660nm12.ELISA法中HRP应用最多的底物:AA.OPDB.TMBC.ABTSD.4-硝基酚磷酸盐E.硝基酚半乳糖苷13.HRP催化OPD(在H2O2存在下)使之呈:B A.蓝色B.橙红色C.黄色D.深褐色E.棕色14.ELISA实验中,用AP为标志酶,其底物为:C A.OPDB.TMBC.P-NPPD.H2O2E.ABTS15.ELISA实验HRP为标记酶时,其终止剂为:D A.H2O2B.NaOHC.NaHCO3D.H2SO4E.尿素16.ELISA实验中如用AP为标志酶,其终止剂为:BA.H2O2B.NaOHC.H2SO4D.OPDE.HCl17.ELISA实验中,加入吐温的作用是:DA.作为免疫吸附剂B.作为酶作用的底物C.增强抗原、抗体结合力D.用于洗涤非特异性吸附物E.用于纯化抗体18.ELISA中,洗涤液中最常加入的助溶剂是:AA.Tween-20B.TrisC.曲通(Tron)D.EDTAE.EPPS19.ABC-ELISA的缺点是在使用质量不好的试剂时:BA.降低检测的精确度B.增高ELISA的空白值C.使实验易出现假阳性D.降低检测灵敏度E.降低反应的特异性20.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即Wesfern blot)中HRP的底物常用:B A.邻苯二胺B.3,3-二氨基联苯胺C.H2O2D.对硝基苯磷酸脂E.亲和素21.ELISA实验中,血清反复冻融常:BA.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出现假阳性C.出现假阴性D.出现前带现象E.出现后带现象22.反复冻融血清用ELISA检测常出现假阳性,最可能原因是:A A.有聚合的免疫球蛋白B.血清蛋白变性C.血清补体失活D.血清免疫复合物减少E.血清粘滞性增加23.目前检测HBsAg最常用的方法:DA.免疫扩散法B.对流电泳法C.血凝法D.ELISA法E.放射免疫法24.ELISA实验中,用HRP为标志酶,TMB为底物,则酶标仪波长应选择:B A.405nmB.450nmC.490nmD.520nmE.660nm25.ELISA实验中,标本用NaN3防腐可使:DA.空白值升高B.灵敏度下降C.抗原抗体复合物易被洗脱D.出现假阳性E.出现假阴性26.ELISA检测中,标本用NaN3防腐使结果呈阴性原因是:CA.使血清蛋白变性B.使补体激活而破坏抗原、抗体活性C.使酶结合物受破坏D.破坏底物E.使H2O2失去原子氧27.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全国室间质控是:CA.每天一次B.每周一次C.每季一次D.每月一次E.每半年一次28.RIA中结合相与游离相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AA.第二抗体沉淀法B.活性炭吸附法C.PEG沉淀法D.微孔滤膜法E.可磁化法29.RIA中直接氯胺T法标记抗原的缺点是:DA.繁杂、缓慢B.标记效率低C.不能有效地控制终止反应D.仅可用于含酪氨酸残基的蛋白质E.过剩游离的碘不可以过滤除去30.RIA中,PEG沉淀法分离结合相与游离相的缺点是:EA.沉淀过程繁杂B.沉淀不完全C.分离不彻底D.降低标记物活性E.非特异性沉淀游离标记物较多31.目前常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分离液有:CA.明胶B.右旋糖酐C.Percoll与Ficoll-HypaqueD.EDTAE.10%淀粉葡胺32.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时,分层液比重应为:BA.1.075~1.092B.1.077±0.001C.大于1.092D.小于1.075E.1.092±0.00133.Percoll原液与磷酸缓冲液混合后,需离心的目的是:EA.去除分离液中杂质成份B.使分离液浓度从管底到液面逐渐递增C.使分离液浓度从管底到液面逐渐递减D.使分离液比重从管底到液面逐渐递增E.使分离液比重从管底到液面逐渐递减34.Ficoll-Hypaque分离人外周血后,细胞分布由上到下为:AA.血浆、单个核细胞、分离液、粒细胞、红细胞B.血浆、粒细胞、分离液、单个核细胞、红细胞C.分离液、单个核细胞、血浆、粒细胞、红细胞D.分离液、粒细胞、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E.分离液、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35.用Percoll分离肝素抗凝全血,结果(由上到下)为:A.死细胞组分、单核细胞组分、富含小淋巴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B.死细胞组分、单核细胞组分、淋巴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C.死细胞组分、淋巴细胞组分、单核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D.死细胞组分、淋巴细胞组分、单核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E.单核细胞组分、淋巴细胞组分、死细胞组分、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36.从单个核细胞悬液制备纯淋巴细胞原理是:AA.利用单核细胞的吞噬和粘附能力B.利用不同比重分层C.利用两者分子量大小不同D.利用形成花环E.利用尼龙纤维分离法的原理37.下列纯化淋巴细胞方法中,哪种易引起B细胞丢失?BA.吸附柱过滤法B.粘附贴壁法C.花环沉降分离法D.磁铁吸引法E.Ficoll分层液法38.分离T、B淋巴细胞最/pharm/常用的方法:A A.花环沉降分离法B.尼龙纤维分离法C.吸附柱过滤法D.亲和板结合法E.磁铁吸引法39.如果要求除去淋巴细胞悬液中的TH细胞,最好选用哪种方法?E A.花环沉降分离法B.尼龙纤维分离法C.吸附柱过滤法D.磁铁吸引法E.亲和板结合法40.CD抗原群中,CD4代表何种细胞专有抗原:CA.NKB.BC.THD.TsE.K41.爱滋病患者T4/T8比值大多为:AA.<0.5B.0.5~1.0C.1.0~1.5D.1.5~2.0E.>2.042.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血细胞计数板法的最重要环节是:DA.充分洗净计数板B.计数准确C.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D.在大容器的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E.设立对照组43.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阳性,说明:DA.白细胞功能正常B.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C.淋巴细胞再次与特异性抗原接触,分泌LIFD.淋巴细胞再次与特异性抗原接触,分泌LAIFE.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封闭因子44.关于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哪一种说法错误?EA.与移动抑制试验有极好的相关性/sanji/B.可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封闭因子C.常作为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D.对肿瘤检测的敏感性很高E.不易出现假阳性45.与迟发型变态反应皮内试验的结果有极好相关性的是:B A.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B.移动抑制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E.血凝素生成抑制试验46.移动抑制试验阳性,说明:AA.T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而分泌MIFB.B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而分泌MIFC.巨噬细胞再次接触异物而分泌MIFD.淋巴细胞功能异常E.巨噬细胞功能异常47.ADCC是:DA.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B.LAK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C.补体参与的细胞毒作用D.抗体依赖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E.NK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48.NBT试验中,NBT阳性细胞特征为:EA.粒细胞体积缩小B.粒细胞核增大C.细胞核见病理核分裂D.细胞核内有蓝紫色颗粒E.细胞浆内有蓝紫色颗粒49.下列哪种病变NBT还原能力明显降低或消失:CA.细菌性脑膜炎B.器官移植伴发感染C.儿童慢性肉芽肿D.败血症E.肺结核50.E花环增高的疾病是:AA.甲状腺机能亢进者B.SLEC.麻风病患者D.病毒感染E.慢性肾炎患者51.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机体免疫调节变化:EA.CD3B.CD4C.CD8D.CD3/CD4E.CD4/CD852.ADCC试验检测NK细胞活性时,最常用的靶细胞:CA.小鼠T细胞肿瘤细胞株B.羊红细胞C.K-562细胞系D.鸡红细胞E.原发性肝癌细胞53.溶血空斑试验直接法所能测到的细胞为:BA.IgG生成细胞B.IgM生成细胞C.IgA生成细胞D.IgE生成细胞E.IgD生成细胞54.检测IL-2活性时,常需哪种细胞作为靶细胞:CA.小鼠T细胞肿瘤细胞株B.K-562细胞系C.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胸腺细胞E.支气管平滑肌细胞55.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TdR渗入法中,何时加入3H-TdR:B A.G1期B.S期C.G2期D.M期E.任何时期均可56.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可见于:CA.Sjögen综合症B.淋巴瘤C.Down综合征D.肝硬变E.重症肌无力57.关于淋巴因子,最恰当的描述是:EA.是一种淋巴细胞B.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可溶性物质C.是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释放的可溶性物质D.是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释放的有生物活性的物质E.是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释放的可溶性物质58.MIF和LIF是由:DA.巨噬细胞分泌B.白细胞分泌C.淋巴细胞分泌D.致敏淋巴细胞分泌E.红细胞溶解时释放多选题1.关于ELISA测定,下列哪些是正确的:①②③④⑦⑧①必须具备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必须具备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必须具有酶反应的底物④既可用于测抗原,又可用于测定抗体⑤ELISA间接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⑥ELISA夹心法主要用于抗体检测⑦洗涤步骤是为了洗去未结合物质⑧包被液的蛋白浓度过低时,空白值增高2.ELISA测定中,必需的试剂是:②③⑤①聚苯乙烯孔板②固相抗原或抗体③酶标抗原或抗体④酶⑤酶反应的底物⑥洗涤液⑦37℃恒温箱⑧酶标仪3.目前ELISA测定中,常用的酶是:①③①碱性磷酸酶②β-半乳糖苷酶③辣根过氧化物酶④葡萄糖氧化值⑤脲酶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⑦山梨醇脱氢酶4.ELISA实验中,出现整个反应各孔均不显色(俗称一片白)的原因是:①③④⑤⑥⑦①载体吸附性能太差②包被液蛋白浓度过高③稀释液替代包被液④酶结合物失活⑤底物中未加H2O2⑥酶结合孵育时孔内Na3N3含量过高⑦包被时间过短⑧洗涤而使复合物洗脱⑨温育时间不够5.ELISA实验中,整个反应孔全部显色(俗称一片黄)的可能原因是:③④⑥⑦①载体吸附性能差②试剂加量不准③酶结合物浓度太高④底物不够新鲜或加时已发黄⑤加样时各孔污染⑥洗涤不干净⑦加底物时有酶污染6.ELISA法测乙肝两对半,全国室间质控,下列哪些正确:①②⑤①由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进行②每季发放一批质控血清③每批发放10支质控血清④质控需选用好的试剂专门进行检测⑤质控需由负责常规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检测⑥各实验室可在回报期限内任一天进行检测7.关于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室内质控,下列哪些正确?①②③⑥⑦①包括实验室管理的内容②仪器、试剂、操作的规范化是质控的重要条件③包括技术人员的检测④用一般阳性标本进行室内质控⑤要求用中值质控血清作室内质控⑥要求用临界血清作室内质控⑦每批常规标本检测均需插入质控血清8.关于RIA和IRMA,正确的是:②④⑥⑦①RIA标记抗体,IRMA标记抗原②RIA标记抗原,IRMA标记抗体③RIA中,抗原浓度与上清液CPm成正比④IRMA中,抗原浓度与沉淀CPm成正比⑤RIA、IRMA同为竞争性结合的原理⑥RIA中抗体是定量的⑦RIA、IRMA均可用于测定抗原9.关于Percoll分层液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正确的是:②③④⑥⑧①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②主要用于分离纯化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③Percoll液经高速离心后可形成一个连续密度梯度④应将已制备的单个核细胞悬液轻轻铺于Percoll液面上⑤应将Percoll液轻轻铺于待分离的细胞悬液上⑥经离心后,一般可得四个细胞层⑦经离心后,表层为淋巴细胞⑧经离心后,底层为粒细胞和红细胞10.关于EA花环试验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①②⑥①EA的Fc段能与B细胞的Fc受体结合成花环②凡显示EA花环的细胞即为Fc受体阳性细胞③EA花环作为B细胞计数时计数值往往偏低④每个淋巴细胞结合三个以上SRBC者为EA花环形成细胞⑤EA花环试验主要用于T细胞计数⑥B细胞、K细胞、NK细胞均可形成EA花环11.NBT还原试验假阳性结果易出现于:①②④⑥①新生儿②注射伤寒疫苗后③使用激素后④口服避孕药⑤丙种球蛋白缺乏者⑥变应性血管炎和皮肌炎患者⑦恶性营养不良者⑧类风湿性关节炎者12.NBT试验的临床意义:①③④⑥①正常值在10%左右②病毒感染者升高③儿童慢性肉芽肿明显下降④全身细菌感染者升高⑤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时升高⑥无感染低热患者下降13.下列关于人类干扰素(HuIFN)的叙述,正确的是:①③⑤⑥⑧①可分为α、β、γ三种②HuIFN-α由T细胞产生③HuIFN-α由单核细胞产生④HuIFN-β由T细胞产生⑤HuIFN能抑制EMC病毒在A549细胞中的生长⑥HuIFN-γ由T细胞产生⑦血凝素生成抑制试验只检测HuIFN-α活性⑧血凝素生成抑制试验是以人“O”型红细胞为指示物14.关于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试验,正确的是:①③④⑤⑥⑦①需T效应细胞参与②需补体和特异性抗体参与③CTL再次接触靶抗原时,可使靶细胞破坏、溶解④本试验是体外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常用方法⑤特异性溶解大于50%为阳性⑥测定的CPm值反映靶细胞被破坏的程度⑦可用以判断肿瘤患者的预后⑧K细胞能促进细胞毒性作用15.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转化的淋巴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①③④①胞核增大②染色质密集③核仁清晰、较多④胞浆增多⑤胞浆天青色⑥没有伪足⑦没有空泡16.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哪些细胞作为转化细胞:①③④①有丝分裂相细胞②成熟小淋巴细胞③过渡型母细胞④淋巴母细胞⑤退化母细胞⑥核仁明显的细胞17.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可见于:③④⑤①哮喘②Down综合征③Sjögen综合症④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⑤何杰金氏病⑥肺结核⑦肝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