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 第二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 第二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可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二)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三)成本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分类
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4
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
由于混合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依然曲折迂回, 因此有必要将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离出来,这样,最终结果是企 业的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部分,其函数模型为y=a+bx。 混合成本分解的主要方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历史成本数据分析,根据以前各期实际成本与产量 间的依存关系,来推算一定期间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平均值,并以此来 确定所估算的未来成本。
17
1000 600 8000 4000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例3】某机器厂某车间1-6月份的机器设备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用如表2-3所示。 表2-3 1 2 3 4 5 6 月份 维修工时 维修费用 5500 745 7000 850 4000 600 6500 820 7500 960 8000 1000
6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
4.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1)特定的期间
(2)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7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 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2.变动成本特征 (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成本(百万元) 变动成本线 28 21 14 7 0 2100 成本(元)
(二)固定成本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30
五、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比较
(一)成本划分的标准及类别不同
(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三)销售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四)分期损益不同
31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最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2.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1400 700
x(万件) 1 2 3 4 0 1 2
单位变动成本线 x(万件) 3 图2-6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
图2-5 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8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3.变动成本的分类
(1)技术性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
4.变动成本相关范围
(1)它是指特定的期间 (2)它是指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3.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建立弹性预算。 5.有利于正确地进行短期决策。 6.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32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 价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
2.改变成本计算方法会影响有关各方的利益。
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
4.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5.变动成本法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将失去实际意 义。
理解掌握成本性态分析法的特征以及应用范围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 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
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2
第一节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制造成本 和非制造成本
图2-1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3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成本特性,是指 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与产销量的依存关系通常可以把成本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9000 6000 3000 0
10
变动成本线 y=3000+0.5X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图2-8标准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小时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2.阶梯式混合成本 这类混合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相对不变,但当业务量超过一定范 围时,成本一下就上升一个台阶,然后又趋于平稳 例如:质检人员每月工资2000元,每人每日可检查产品1000件,则质检人 员工资支出,如图2-9所示。 成本(元) 6000 4000 2000 0 件
9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那些既含有固定成本又含有变动成本的成本项目 1.标准式混合成本
例如:某厂租用一台机器,租约规定每月固定租金3000元,同时还规 定机器每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0.5元,假定某月机器运转6000小时,则 租金成本为6000元,其中3000元为固定成本,3000元为变动成本, 如图2-8所示。
管理会计
Managerial Accounting
重庆理工大学
会计学院
0
第二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成本分类
第二节
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
变动成本法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了解成本的分类方法和内容 理解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特征
图2-10递减曲线成本性态模型
12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4.递延式混合成本 递延式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但当业务量达 到一定水平时,其成本随业务量按比例增长的成本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业务量
图2-12递延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13
三、成本的其它分类
(一)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28
三、变动成本法的意义
(1)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
(2)为正确地制定经营决策以及进行成本的计划和控制,提供许多有价值 的资料。 (3)变动成本计算便于和标准成本、弹性预算和责任会计等直接结合,在 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9
四、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理论依据
(一)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18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一种目测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的混合成本历史数据逐一的在坐 标图上标明以形成散布图,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作出一条反映成本变 动平均趋势的直线,借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仍以表23中资料为例,采用散布图法来分解维修费用,其步骤如下: 1.建立坐标图,以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成本。 2.将表2-3中1-6月的数量和成本资料逐一作点于坐标图上。 3.用目测方法作一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或接近所有坐标点,该直线与纵轴交 点处所对应金额为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a。 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假设其坐标值为(x,y),则混合成本中单位变动成本 y1 a b= x1
1000 2000 3000
图2-9阶梯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11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3.曲线式混合成本 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 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增加,但不成正比例,而呈非线性 的曲线关系,这种曲线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 (1)递减曲线成本 成本 递减曲线成本 初始量 产量 (2)递增曲线成本 成本 递增曲线成本 产量 图2-11递增曲线成本性态模型
表2-1 产量(件) 200 租金(元) 20000 单位产品负担的租金(元) 100
400
500 600 8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50
40 33.3 25
1000
5
20000
20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2.固定成本特征
(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y 成本(元) 20000 10000 0 业务量(件) 200 400 600 8001000 X 图2-2 固定成本总额模型 y=a 固定成本 (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y 成本(元) 60 50 y=a/x 40 30 20 10 业务量(件) 0 200 400 600 8001000 X 图2-3 单位固定成本模型
4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固定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 受业务量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例1】甲企业生产一种A产品,一年的最大生产能力是1000件,每 年向设备租赁公司支付20000元。显然,在最大生产能力1000件以 下,无论产量如何变化,设备租金就是一项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 租金费用与产量之间关系如表2-1所示:
25
一、边际贡献的概念
26
一、边际贡献的概念
【例6】某企业生产A产品,售价p为3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 总额50000元,当年产销量10000件,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 际贡献率和利润。
27
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概述
在变动成本法下,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 分。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将固定成本如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期间费用等,不计 入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资产价 值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产品销售时,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 入进行配比的也只是变动成本。这样,它就能提供反映产品盈利 能力的贡献毛益资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管理和分析 考核。
15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高低点法 •(二)散布图法 •(三)回归分析法ຫໍສະໝຸດ 16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高低点法,是以一定期间相关范围内最高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 低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点业务量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来 推算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最高点业务量高,最低点业务量低,以及分别对应的混 合成本高和低。 第二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值和固定成本a值,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