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表1
存货及单价
期初存货量 (件) 本期投产完工 量(件) 本期销售量 (件) 期末存货量 (件) 销售单价 (万元/件) 0 4000
资
料
变动性
24 000 12 000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万元) 直接人工 (万元) 制造费用 (万元) 销售费用 (万元) 管理费用 (万元) 财务费用 (万元)
固定性
注意:变 动成本法 与完全成 本法的单 位产品成 本不同
【例2】两种成本法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计算
已知:例1中的表2资料。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确定产品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货成 本,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表3 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计算分析表
序号 ① ② ③=①+② 项 目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产品成本 可供销售商品 成本合计 变动成本法 0 40000 40000 10 1000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税前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损益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有可能不同
◆税前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变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
其中: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的关系
利润差额 =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利润差额 =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
练习
A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6元,单 位产品的售价为15元/件,每月固定制造费用为 40000元,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推销成本为1元,固 定管理费用为15000元。已知月初无产成品存货, 当月产量为10000件,售出8500件。 要求:(1)以完全成本法计算当月税前净利润,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净利润; (2)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当月税前净利润,并在此 基础上调整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净利润
全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成本构成 不同
3、产品成本计算不同
全部成本法: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全部生产成本/产品 产量 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不含 固定制造费用)/产品产量
【例1】两种成本法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计算
已知:乙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投产后第2年有关 的产销业务量、销售单价与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前两个季度完全成 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利润差额。
全年固定制造费用=700000/4=175000元 第一季度利润差额 =10000×175000/50000=35000元 第二季度利润差额=175000/40000×500010000×175000/50000=21875-35000=13125元 上半年利润差额=10000×175000/500000=21875元
全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
过程中,将一定期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 产品而耗用的所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和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只将 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 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 模式。
关键:固定制造费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 成本,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扣除
固定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
固定生产成本即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期营业利润
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是:
●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 水平出现了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与期初 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之间产生了差异
结论
1、如果期初无存货,当期产量等于当期销 量,两种成本法算出来的利润无差异; 2、如果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 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 法计算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如果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 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 法计算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 000
3
1
12 000
-
3
-
40 000 10 000 1 600 2 800 600 15 000
10 -
14 000
50 000 1 600 2 800 600 5 000
3.5
12.5 -
本例计算结果表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 的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要比完全成本 法的相应数值低,而它的期间成本却高 于变动成本法,这种差异来自于两种成 本计算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 方法;它们共同的期间成本是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40000/10000=4元 单位完全生产成本=6+4=10元 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15×8500-10×8500-1×8500-15000 =19000元 利润差额=4×1500-0=6000元 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19000-6000=13000元 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15-6-1)×8500-4000-15000=13000元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13000+6000=19000元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缺点
★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 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采用变动成本法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练习
假定利嘉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该公司在2001年、 2002年和2003年三年的产量相等,均是10000件, 而销售量则分别是10000件、6000件和14000件, 每件产品的售价是8元。其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3元 固定制造费用: 20000元/年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15000元/年 另外,假定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0,2001年期 初存货为0。 要求:利用两种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在完全成本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 销货与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二、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成本划分不同 ●变动成本法要求进行成本特性分析,分 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全部成本法则把全部成本分为制造成本 与非制造成本两类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不同
产品成本构成 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第二章(2)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
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 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变动制造费 用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 制造费用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 成本计算模式。
练习
假定新华公司200X年只产销一种产品,产量 为400件,销量为350件,期初存货为0,销 售单价为38元。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计算 两种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
4、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期末存 货成本
期末
存货量 产品成本
本期单位
本期销 期初存 本期生 期末存 售成本 货成本 产成本 货成本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税前利润
财务费用
税前利润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变动成本法损的益表的中间指标是“边际贡献”; 全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中间指标是“销售毛利”。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P59,习题五
P60,习题六
三、两种成本法多期营业利润的比较
分析原因主要 应考虑单价、 销售量、非生 产成本、变动 生产成本和固 定生产成本等 因素。
第四节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量
由于变动成本随销量的变化而变化,所 以在正常情况下,以销售收入补偿变动 成本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固定成本却不 随销量变化而变,不管企业是否运营, 固定成本总会发生,因此固定成本的补 偿并不容易。如果销售收入补偿了变动 成本之后还有余额,就可以为补偿固定 成本作出“贡献”
同样道理,变动成本法下的30 000万元销 货成本完全是由变动生产成本组成的,而完 全成本法下的本期销货成本中包括了30 000万元变动生产成本和7 500万元固定性 制造费用,由此导致变动成本法的销货成本 比完全成本法少了7 500万元。 总之,上述两种差异的产生,都是因为在变 动成本法下,10 000万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被全额计入了当期的期间成本,而在完全成 本法下,这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则被计入了 产品成本(最终有2 500万元计入存货成本, 7 500万元计入销货成本)所造成的。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变动成本法损益表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全部成本法损益表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
本
变动成本合计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减: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销售毛利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 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
★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 ,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 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 短期经营决策 ★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合计
24000 12000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