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发展分析

珠海发展分析

珠海发展分析————————————————————————————————作者:————————————————————————————————日期:珠海城市发展分析1.1 现况1.1.1 城市规模与分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伶仃洋海湾的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市接壤,市区南部与澳门陆地相连。

东距香港36海里,离香港最大海岛大屿山仅3海里,北至广州约140公里。

介于东经113º02′27″~114º24′25″,北纬21º43′31″~22º29′14″之间。

全市海陆总面积约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域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海岛面积为86.8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965.2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海岛岸线)总长700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144个。

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河口,水网发达,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中有五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经过珠海。

珠海市为省辖地级市,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特区设在香洲区内,1983年6月增辖斗门县。

2001年,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珠海市对斗门撤县设区,并新设立金湾区。

目前,珠海市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到2007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45.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69万人,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

图1-1 珠海市行政区划图建市之前,珠海市是一个经济落后、以渔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

设立经济特区后,珠海市依托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经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外商投资设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珠海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1.1.2 产业经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2007年,珠海市的GDP总量从 2.61亿元增长到886.84亿元,27年来GDP年均增长21.2%。

1980年以来珠海市GDP增长趋势见图1-2。

2004006008001000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亿元图1-2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市GDP 增长趋势图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珠海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1980年的36.4:31.8:31.8调整为2007年的2.6:56.5:40.9。

特别是近年来大办工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平稳,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珠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65.4%和34%。

珠海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见图1-3。

0%20%40%60%80%1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图1-3 珠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2007年,珠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886.84亿元、工业总产值2504.43亿元、农业总产值39.99亿元,人均GDP 达到61071元。

珠海市历年的社会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珠海市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GDP (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人均GD (元)各年度指199074.66 41.43 54.68 9.90 5549 199505.43185.06317.2817.3617553标值2000 124.89 332.06 698.98 22.63 26588 2001 125.28 366.59 734.08 24.78 29262 2002 123.35 406.27 837.53 26.52 32936 2003 127.89 473.27 1113.67 29.43 37006 2004 138.86 551.68 1402.85 31.50 39729 2005 141.57 634.95 1617.99 33.77 44851 2006 144.99 747.7 2006.76 36.85 52317 2007 145.44 886.84 2504.43 39.99 61071各阶段增长率1990-19956.8% 29.6% 41.2% 1.3% 21.4%1995-20006.8% 10.9% 20.1% 6.5% 3.8%2000-20052.7% 13.9% 19.6% 7.9% 10.3%2005-20071.4% 16.4% 21.0% 3.6% --注:表中数据来自珠海统计信息网,为当年价,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2003年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以来,以电力能源、石化、钢铁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在西部地区迅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器机械、电子及通讯、医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六大优势产业。

2007年珠海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4.43亿元,1980~2007年均增长3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3.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7.6%,其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39.5:60.5。

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珠海市经济的增长,重化工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07年珠海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71.9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2%,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

“十五”以来珠海工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见表1-2。

为促进工业聚集发展,珠海市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不断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努力创新和扩大发展规模。

目前,工业园区所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

表1-2 “十五”期间珠海工业与经济发展情况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工业总产值(亿元) 734.08 837.53 1113.67 1402.85 1617.99 2006.76 2504.43 增长速度 17.5%12.3%30.3%24.4% 18.1% 23.4% 18.7% 工业增加值(亿元) 172.87 189.65 223.92 261.65 315.50 387.99 471.93 增长速度 13.3%11.6%20.0%16.8% 15.0% 22.6% 20.17% GDP (亿元) 366.59 406.27 473.27 551.68 634.95 747.7 886.84 增长速度12.1%12.4% 17.5% 14.2% 13.4% 16.4% 16.5%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1.9%44.2% 53.5% 56% 63.9% 69.4% 63.2%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6.3%5.5%9.4%7.9%8.6%11.2%10.4%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与GDP 增量之比,产业拉动率指GDP 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的乘积。

口岸众多,对外经济发展迅速珠海市是我国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口岸城市,设有拱北、九洲、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跨境工业区等国家一类口岸8个,二类口岸7个。

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二大陆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

55.2149.6214.036.50.1 1.1 1.616.9107.7184.70.10.34.921.205010015020025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亿美元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图1-4 珠海市历年进、出口总额发展情况依托地处沿海、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珠海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努力开展对外经贸合作,近年来,格力、伟创力、振戎等企业出口额迅速增长,大企业的增资扩产是整体出口强劲增长的最大动能,大项目拉动是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外经贸已经成为珠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07年珠海市进出口贸易总额398.6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213.96亿美元、出口总额184.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3亿美元。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对外经济发展情况见图1-4。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珠海旅游资源丰富,经典景点有珠海渔女、园明新园、御温泉、景山索道、梅溪牌坊等,特色旅游项目有“航展”盛会和国际赛车场,此外还有风格独特的众多海岛与美丽海湾、沙滩,如海泉湾度假村、金沙滩、飞沙滩、东澳岛、荷包岛等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珠海始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优良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环境。

珠海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并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殊荣,199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这些都为珠海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珠海旅游已经从“景点观光”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变,珠海也逐步由附加值低的旅游过境地向附加值高的旅游目的地转变。

“十五”期间,虽然在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但旅游业仍发展很快,五年来珠海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仍达12.3%、10.5%;2007年接待游客达到1768.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52.63万人次,过夜游客758.13万人次;2007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4.88亿元。

珠海市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发展情况见图1-5。

57858163274092982010301154132514013673531361441821912261902442985001000150020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万人次国内游客入境游客32.932.937.642.749.845.557.257.969.476.168.869.627.629.632.735.941.538.246.558.05010015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亿元国内收入国际收入图1-5 珠海市历年的游客及旅游收入增长情况1.1.3 文化与建筑珠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从远古海洋文明的发祥,到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从青铜器时代先民生活的遗存,到明清以来民俗风格的积淀,珠海文化的底蕴已深深镌刻在历史的礁岩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