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 (1)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 (1)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i-28Cl-35.5 Fe-56 Ag-108 I-127 Bn-137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B.高炉、接触室和吸收塔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C.肼、甲醇等形成燃料电池放出的热量远高于其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D.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7N与157N2互为同位素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C.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金属钠鉴别D.H3C CH3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3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B.检测NaClO、KMnO4等具有强氧化性物质溶液的pH时,最好选用pH试纸C.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并灼烧后,再蘸取待检物进行焰色反应D.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4.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B.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 AC.2 mol NH3和3 mol 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2N AD.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CH 3CH 2Br ∆−−−→浓硫酸CH 2=CH 2↑+HBr B.向Cu(NO 3) 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 2++2NH 3·H 2O =Cu(OH) 2↓+2NH 4+C.向FeCl 3溶液中加入过员Na 2S 溶液:2Fe 3++S 2-=2Fe 2++S ↓ D ·向含Ba(OH) 2和KOH 均为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 L CO 2气体: Ba 2++3OH -+2CO 2=BaCO 3↓+HCO 3-+H 2O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于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过强的土壤C.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I 、SO 2等气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常温下,若NaHA 溶液的pH<7,则H 2A 是弱酸C.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氨水至中性时,NH 3·H 2O 未被完全中和D.25℃时NH 4Cl 溶液的K W 大于100℃时NaCl 溶液的K W8.寿山石M 4[N 4Y 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

X 、Y 、M 、N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 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 3Y +和YX -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M<N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NC.第82号元素与M 位于同一主族D.X 和M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密度小于水,是因为冰中水分子的氢键导致分子间出现较大空隙B.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原子间作用力C.某物质在熔融态时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在Na 2O 、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10.已知:2CO(g)+O 2(g)=2CO 2(g) △H 1=-566 kJ ·mol -1②2Na 2O 2(s)+2CO 2(g)=2Na 2CO 3(s)+O 2(g) △H 2=-452 kJ ·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上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B.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 kJ·mol-1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二醇通过消去反应可制得B.化合物的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2-二甲基-5-乙基己烷D.甲醛与氨气制备乌洛托品()的最佳配比:n(NH3):n(HCHO)=2:312.在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按n(N2):n(H2)=1:3充入N2和H2,发生反应:N2(g)+3H2(g)ƒ2NH3(g) △H=-Q kJ·mol-1(Q>0),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I;在t2时刻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H3,t3时刻达到平衡状态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达到平衡时,v(N2)=3v(H2)B.t1时刻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C.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I<IID.0~t3过程中,v(逆)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13.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碑组合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为正极,丙为阴极B.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 42--e -=MnO 4-C.KOH 溶液的质量分数:c%>a%>b%D.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22.4 L 气体时,理论上有4 mol K +移入阴极区14.常温时,1 mol·L -1的HClO 2和1 mol·L -1的HMnO 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 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稀释后溶液体积为V ,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pH ≤5时,HMnO 4溶液满足pH =lg0V V B.当稀释至pH 均为3时,溶液中c(ClO 2-)>c(MnO 4-)C.稀释前分别用1 mol·L -1的NaOH 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HMnO 4>HClO 2D.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ClO 2和NaMnO 4溶液的pH :NaMnO 4>NaClO 215.当实验出现某种现象时,即可判定该步实验操作已完成。

下列实验中出现结束该步操作的现象正确的是A.“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铁皮在稀硫酸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B.“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滴入NaOH 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溶液恰好呈浅红色C.“乙酸乙醋碱性条件下水解”:NaOH 溶液上层的油层消失D.“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蒸发FeSO 4和(NH4)2SO 4混合溶液,出现大量晶体16.铝灰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可能含有Al 、Al 2O 3、KCl 、FeO 、Fe 2O 3、MgO 、SiO 2、MnO 2中的若干种。

为了确认其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铝灰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②取少量溶液甲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③取少量溶液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④取少量溶液甲加入过量NaOH溶液,置于空气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0 g固体丙,将固体丙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1.12 g固体丁。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或数据,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①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SiO2B.根据②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KClC.根据③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Fe2O3D.根据④可推出固体丙中一定不含MgO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17.(6分)化合物甲(ICl3,M=233.5),性质类似卤素单质。

将2.335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0.01 mol液体乙和224 mL(标准状况下)黄绿色的单质气体丙。

请回答:(1)甲加热至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下列有关化合物甲和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能与可燃物、碱类一起储运B.一定条件下乙能与乙烯或苯反应C.甲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粗碘中常混有乙,可直接用升华法分离提纯碘18.(8分)为探究二元化合物X的组成和性质,某研究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中所加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中含有的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B中所含溶质的阴离子:。

19.(14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炼铁技术备受关注;己知:①2Fe2O3(s)+3C(s)ƒ4Fe(s)+3CO2(g) △H=+460.5 kJ·mol-1②Fe2O3(s)+3CO(g)ƒ2Fe(s)+3CO2(g) △H=-28.5 kJ·mol-1③断裂1 mol CO(g)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076 kJ的能量,断裂1 mol CO2(g)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490 kJ的能量。

请回答:(1)断裂1 mol C(s)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kJ。

(2)T1℃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后,CO2的浓度为amol·L-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b mol·L-1,则a b(选填“>”“<”或“=”)。

(3)起始温度均为T2℃时,向容积为10 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O发生反应②,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①T2℃时,容器1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

②容器2中,5min达到平衡,则0~5min以C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CO2)=。

③对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

A.m>2nB.容器1和容器2中CO的平衡转化率a1<a2C.K1=K3D.平衡时气体压强:P3>P1(4)一定条件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Fe2O3和1.0 mol CO,发生反应②,CO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l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