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学习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o—59 Ni—5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C.高铁和城铁所用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2.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D.石油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g)+H2O(g)===CO(g)+3H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B.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延缓钢铁水闸的腐蚀C.Na2O2与水反应产生1 mol 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4×6.02×1023D.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CO2,溶液中c(OH-)c(NH3·H2O)的值增大4.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O3作催化剂B.反应Ⅲ的方程式为O2+O===O3C.光化学烟雾中含甲醛、乙醛等刺激性物质D.反应Ⅰ、反应Ⅱ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碳酸亚乙酯的所有二氯代物中均存在手性碳原子C.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氧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D.1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lNaOH6.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A为d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c >bB.反应①为吸热反应C.②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D.b、d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完全相同7.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用pH计测定SO2和CO2饱和溶液的pH,前者pH小H2SO3酸性强于H2CO3B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e2+C 向酸化的KMnO4溶液中通入S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证明SO2被氧化为SO42-D 其他条件相同,测定等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 比较K a(HCOOH) 和K a2(H2S)的大小8.利用“Na—CO2”电池可将CO2变废为宝。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C.原两电极质量相等,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 mol 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11.2 gD.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作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不与金属钠反应,难挥发9.“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
如图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①Cu2+ +4NH3•H2O==4H2O +[Cu(NH3)4]2+(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的催化剂)。
②已知仪器A、C溶液中硫酸浓度相同,实验中所用锌粒完全相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B.B中反应速率大于D中反应速率C.A和B之间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A和B内气压D.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10.《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
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点燃K2S+3CO2↑+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N>O B.CO2分子中C原子为sp1杂化C.单质硫属于共价晶体D.KNO3中化学键只有σ键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
已知:①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②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H3PO2的结构式为B.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C.NaH2PO2是酸式盐D.每消耗1 mol P4,反应①中转移6 mol 电子12.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的总反应:C 6H 6O+7O 2BMO−−−→光6CO 2+3H 2OB .该过程中BMO 表现出较强氧化性C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等D .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3.某工业废气中的SO 2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 和H 2SO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循环Ⅰ中,反应1中的氧化产物为ZnFeO 3.5B .循环Ⅰ中,反应2中的还原产物为ZnFeO 4C .Mn 可作为循环Ⅱ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D .循环Ⅰ和循环Ⅱ中消耗同质量的SO 2,理论上得到S 和H 2SO 4的质量之比为16∶4914.室温下将0. 1-1mol L ⋅的烧碱溶液不断滴加到10.00 mL 相同浓度的HA 溶液中,溶液中()+-lgc H 水与NaOH 溶液的体 积关系如图所示[注:()+c H 水为溶液中水电离的()+c 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溶液中均存在:()()()()+--c H c c O c A a H N +++=B .b 点溶液中存在:c(H +)+c(HA)=c(OH -)C .a 、b 、c 三点溶液中,b 点溶液导电性最强D .0.1 -1mol L ⋅HA 溶液中HA 的电离度约为1%15.乙炔在Pd 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其中吸附在Pd 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正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 kJ·mol-1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效果无影响D.C2H*2+H*―→C2H*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1分) (1)乙基叔丁基醚(以ETBE表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剂。
用乙醇与异丁烯(以IB表示)在催化剂HZSM-5催化下合成ET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g)+IB(g) ETBE(g) △H。
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物被催化剂HZSM-5吸附的顺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上图所示,该反应的△H=__________ kJ·mol-1。
反应历程的最优途径是________(填C1、C2或C3)。
(2)一定条件下,用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剂对燃煤烟气回收。
反应为2CO(g)+SO2(g)2CO2(g)+S(l) ΔH=-270 kJ·mol-1①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Fe2O3和NiO作催化剂均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不考虑催化剂价格因素,选择Fe2O3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科研小组用Fe2O3作催化剂。
在380 ℃时,分别研究了[n(CO)∶n(SO2)]为1∶1、3∶1时SO2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图2)。
则图2中表示n(CO)∶n(SO2)=3∶1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
(3)已知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 △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v(NO2)=k1·p2(NO2),v(N2O4)=k2·p(N2O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 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O2(g)+2SO2(g) 2SO3(g)。
已知:标准平衡常数,其中pθ为标准压强(1×105Pa),p(SO3)、p(O2)和p(SO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SO3)=x(SO3)p,p为平衡总压,x(SO3)为平衡系统中SO3的物质的量分数。
SO2和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SO3的平衡产率为ω,则Kθ=________________(用含ω的最简式表示)。
17.(12分)我们利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对周期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同类知识。
(1)基态砷原子中,价电子占用________个原子轨道;雌黄分子式为As2S3,分子结构如图,则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该晶体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N、O、S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SO2-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
加入乙醇后析出[Cu(NH3)4]SO4·H2O 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