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专题八专题概述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大阶段: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②1917年---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世界多国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①从空想到科学;②由理论到实践;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标学习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奋斗精神,感受人类先进思想的精神感召力。

二、知识梳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她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主义和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经济前提:----根本条件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第(2)阶级基础:欧洲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工人起义)(3)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国的:提出了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德国学:建立了主义和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2、主观条件;(伟大的友谊)(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1,标志:1842年《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的2,主要内容:1)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4)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5)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3、意义:①标志着的诞生;②从此国际工运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三、高考链接:见《5年高考》P80四、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无产阶级()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A、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C、缺少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4、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来自()①德意志②英国③法国④比利时A、①B、②C、②③D、③④6、马克思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A、1818年5月5日,一出生即为共产主义者B、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C、1843年,马克思来到巴黎D、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7、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根本因素是()A、马克思杰出的才能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D、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的作用8、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A、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B、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C、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9、以下各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有()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A、夺取政权B、改变社会不平等现状C、废除私有制D、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材料题11、材料一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⑴以上材料出自哪一份文献,作者是谁?⑵概括上述材料的中心内容。

(三)问答题:1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D4、D5、C6、D7、C8、C9、B 10、D二、材料解析题11、⑴《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⑵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问答题12、此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这就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准备了社会经济条件。

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③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

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错误,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课标学习要求]: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知识梳理]:一、第一国际的建立(国际工人协会):1、背景: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1863年,英法等国工人支持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2、建立: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成立了“”,即第一国际。

3、性质:它是组织。

4、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5、指导思想: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6、领导人:马克思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

7、作用: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广泛传播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民族矛盾:中,法国失败。

B、巴黎爆发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成立了。

C、阶级矛盾:资产阶级的国防政府对外,和德国签署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的武装。

、直接原因:政府军偷袭2、巴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新型的政权——巴黎公社(1)成立:年3月18日,人民起义。

3月28日公社正式成立,宣告了历史上的诞生。

(2)革命措施:A.目的:巩固革命成果B.措施:政治:内容:公社废除了,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公职人员由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超过一般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等作用:打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经济:内容:没收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努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作用: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3)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问题探究:为什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从3月18日革命的结果、公社当选的委员的情况和它所采取的措施来看)a.革命结果: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和巴黎群众夺取了政权,并在28日建立了巴黎人民自己的政权。

b.公社委员组成:最初选出的公社委员中不少是第一国际会员。

c.革命措施:它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公社选举出工人阶级的代表组成公社委员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如: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都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这些措施体现了公社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因此,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1)保卫公社的斗争:5月28日,巴黎全部给反动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2)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敌强,普法联军的镇压;B.主观原因——①没有成熟的领导;②未乘胜追击反动军队;③未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④未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C.根本原因——还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足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4、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经验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三、第二国际(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2)第二国际的成立、重要决议、组织形式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

决议:第二国际主要讨论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斗争的问题。

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

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组织,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的。

这与第一国际有很大区别。

(3)修正主义的泛滥与第二国际的解散由于第二国际内部许多人的支持,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他们甚至倒向本国政府,支持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