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jí)决别强.词夺理(qiáng)锐不可当B.倜傥.(dǎng)缅怀杳.无音信(yǎo)鸠占雀巢C.感喟.(kuì)浮燥前仆.后继(fù)理至易明D.纶.巾(guān)筵席面面厮觑.(qù)坦荡如砥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分岐赃物妇孺皆知重峦叠障B.告罄狼藉姗姗来迟拈轻怕重C.蓦然洁难自出心裁为富不人D.赢弱深霄轻歌慢舞形销骨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D.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仅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也唤醒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礼敬。

B.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C.2018年2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石阡“仡佬毛龙节”在石阡县体育场馆举行,约百余条毛龙现场同台上演。

D.在许多青少年观看了电影《疯狂动物城》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A.反问反问拟人拟人B.设问借代比喻拟人C.反问比喻拟人比喻D.反问借代比喻拟人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正因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②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③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④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⑤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A.②①⑤③⑥④ B.③⑤②①⑥④C.⑥④①⑤②③ D.⑥④②①⑤③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

(顾炎武《日知录》)(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

(杜甫《春望》)(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赵翼《论诗》)(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范仲淹谥号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胜状(______)(2)排空(_______)(2)景(______)(4)古仁人(_____)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5.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叫醒文/营改正①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②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③我记得童年的清晨,母亲悄悄地起来了,开房门,拨动门闩的机关,拉开门闩,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扑棱棱惊飞一只鸟。

晒衣服的毛竹杆上,悬着将坠未坠的露水。

晨星在天,月轮苍白,将现将隐。

母亲开门后,我恍惚听见铁钩挂着水桶提柄的摩擦声,听见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如一个青衣的开腔。

她打开大门,我的心跟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汪摇曳星月的水井。

我在迷糊中再次睡去。

母亲挑满水缸,做好饭,就开始站在大椿下,对着我的木格窗叫我,拖长了调子叫,前面加个“小”字。

④我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母亲的叫声。

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我在老屋明瓦飞扬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

母亲的呼唤带着清晨的露水,黄昏也沿着母亲的呼唤,从黄梅岭上淌下,从枫河边蔓延而来。

⑤母亲的叫醒声大多是舒缓温柔的,但也有严厉的时候。

⑥上初中一年级时,我迷上了小说。

上课看,下课看,回家也看,满肠子都是江湖和爱情。

那一次考试,我拿到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不及格,我惭愧,急躁,我想改变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认真学了几天又依然故我,终于数学课都听不懂了。

母亲还是知道了,她温和地问我是怎么了。

我生平第一次跳起来冲她吼道;“什么怎么了?我就是笨,我就不想学了!”我把钢笔摔在桌子上。

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吃惊地看着我“我们家穷,除了给你一口吃的,什么都没有。

你想一辈子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黄汗淌黑汗流?那你就不学吧,明天,你就跟我去大圩里挑菜耔去!”她拉开门走到天井边,我看见她耸动的肩膀,我知道要强的母亲哭了。

一句“对不起”噎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

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⑦母亲的叫醒还出现在我人到中年时。

我工作与生活一度坎坷,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她或心疼,或激励。

她说,儿子,下岗怕什么,大不了回家种田去,哪里都有一口饭吃。

她说,儿子,别吵呢,婚姻就是忍着,忍着忍着就老了。

她说,儿子,孩子别那么管,大是大非对了,差不到哪里去。

她说,儿子,你不能跟她一样看电视,你一直是有想法的人。

你要尽力做事,而不应该和别人一样躺在舒服的地方过完一生。

⑧如今,我透过玻璃,看见她花白的头发被三月的春风抚着,仿佛是特意抚给我看。

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

可她却是满脸欢悦。

她在阳光里仰起脸,喊着我的名字,让我下来吃饭。

⑨我拉开窗户,伸出半个腰身,应道:“知道了,妈妈!”⑩母亲一惊,我已经跟着孩子叫她“奶奶”好多年了。

瞬即她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用简明的语言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情节。

A→B→C→母亲唤我下楼吃饭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

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3.依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1)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

我在老屋明瓦飞扬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

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

(从修辞角度分析)(2)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

可她却是满脸欢悦。

(描写角度分析)4.联系文章,理解本文标题“叫醒”的含义。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着阅读包利民①脑海里还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

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②渐渐地沉入书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

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与车,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

③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14岁那年。

④。

亲戚开着大货车,车厢后装满了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

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

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装着的是父亲的藏书,便找到还未读完的那一本,坐在疾行的车上看了起来。

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

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重又回归。

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

⑤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

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

⑥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场上几乎少有人迹。

天边云霞灿烂,长风流淌。

⑦正神游书中之时,忽觉撞上一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

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女生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行。

更为惊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于是我们便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

⑧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女生,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

然后她对我说:“真想念大学时,行走在黄昏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⑨。

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忽喜忽忧。

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

⑩有一次坐火车去西部,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

在微微的颠簸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

⑪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睛,飘摇远去。

便有了一种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

⑫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

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生动起来。

⑬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身虽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