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卷一、阅读与欣赏:(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星星变奏曲江河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1、这首诗写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说说诗人在这节诗中分三个层次写出了哪三个理想世界。

2、仔细揣摩这节诗,说说诗中“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白丁香”等意象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句中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结合你的体验说说你的感受。

4、你最喜欢这节诗中的哪一句?简述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5个小题,共12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A.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①将以.攻宋②以.残年余力C.①子墨子闻之.②前人之.述备也D.①子墨子起,再.拜②一鼓作气,再.而衰6.翻译下列文句。

(2分)(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

7.公输盘就是鲁班,他与墨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请写出一个与之有关的成语。

(2分)(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8.请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对墨子这个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使人们能够了解他。

(3分)9、关注和平已成为世界潮流。

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3分)答:————————————————————————————————————(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7题:(1)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2)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0、(1)(2)段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用一句话回答。

11、依据(1)(2)段内容,举出中国学生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存在的不足(至少三条)(1)(2)(3)12、作者说“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这一结论你能接受吗?谈谈理由。

13、用简短的文字概括第(3)段文字的论证层次。

14、读画线的句子,并仿照该句再写一段话。

15、选文中谈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的两个方面,他们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16、看完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17、读下面的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

一篇《历史题怎么考》的文章列举到这样一组对比的材料;材料:日本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了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注: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交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同样的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样出题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是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你的探究与发现是:(四)(12分)把“绿色”穿在身上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

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通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

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

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

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

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饿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舍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

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18、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把“绿色”穿在身上》拟的贴切吗?如果贴切,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贴切,请你为其再拟定一个。

(2分)19、阅读第②——③段,概括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3分)20、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一种并说说其作用。

(2分)22、文章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这种说法有可能实现吗?说说你对这种说法的看法。

(3分)(五)阅读《奢侈是到山下去看树》完成题目:新兵时候,我们守在地图上的那块布满了黄褐色的土地上。

高原的一年四季是飞雪茫茫,闭眼冰天,睁眼大雪,隔着厚厚的墨镜看世界,世界除了风声,连根草、连棵绿树、连只飞鸟也看不见。

有个新兵怎么也忍不住好奇,不听班长的劝阻,不想隔着“玻璃”看世界,偷偷地摘下墨镜,他得了雪盲——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过来,他再也不敢扔掉那“破玩意儿”了。

那时侯,我们见到最大的官就是团长。

偶尔有一回下山去办事,听到山下的兵谈起他们见到了师长,还握手照了相的高兴样儿,我们在羡慕之余,心里酸溜溜的。

我们师的防线太长,加上师长太忙,他不可能每个哨卡都跑到,只有在新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他亲自给每一个哨卡打来的电话,送来的祝福。

当然,大雪封山后线路不好,有时只能听到简单的几个“喂”字,我们还是为能听到山外的声音而欢跃若雀。

以至在有段时间里,谁都想留下来值班,并不是怕外出巡逻的苦,而只是想听到电话铃响,听到山外的声音。

特别是女话务兵的声音。

一次一个战友值班,实在忍不住那种难耐的寂寞,就给总机打电话,着话务兵没完没了,女话务兵了,告到我们团长那里,说这个男兵流氓。

团长却笑着说“流氓?这是英雄好汉的儿女情长,让你去守一天,你可能要哭一辈子!”团长在边防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

是理解他手下的兵的。

这是我们喜爱他的原因之一。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荡着。

忽然有一天,一架直升机降在了我们哨所,原来是军区首长下来视察来了。

那天我们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刮净了几个月没“斩断”的胡子,站得整整齐齐的,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很随和。

对我们问寒问暖,仿如父母。

那一天他和我们同吃、同巡逻,了解情况。

他一再问我们苦不苦,我们说不苦。

将军说,不苦是假的!将军的鼻翼微微翕动,口里喘着粗气,最后他沉默了。

我们直掉泪。

“你们。

你们是好样的,我代表军区党委和人民感谢你们!”将军说。

走时,他问我们有什么要求没有,我们都说没有,只有第三年兵李辉说:“我想请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