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三模试卷

初三数学三模试卷

泰州市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学三模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请注意:考生须将本卷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某5A级风景区去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0.04亿元.将10.04亿元,用科学
记数法可表示为
A.10.04×108元 B.10.04×109元 C.1.004×1010元 D.1.004×109元
3. 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A.了解全国每天丢弃的废旧电池数 B.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我国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情况
4. 如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立体图形,那么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
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0,AB=6,E为BC上一点,DE平分
∠AEC,则CE的长为
A.1 B.2 C.3 D.4.
第6题
第5题
6. 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4)、B(2,1)、C(5,2),沿某一直
线作△ABC的对称图形,得到△,若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3,5),那么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0,3) B.(1,2) C.(0,2) D.(4,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7. 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8.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若口
袋中有4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则袋中球的总数为________
9. 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比一个外角大100°,则n为__________.
10. 如图是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成绩(环数)的折线统计
图,观察图形,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第10题第15题
11. 二次函数y=2(x+1)(x-3)图象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12. 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的圆锥模型,则此圆锥的侧面积是
cm2.
13. 已知点A(-1,y1)、B(2,y2)都在双曲线y=上,且y1>y2,则m的取
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14. 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 .
15. 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D为圆心,DC为半径的圆弧交AB于点
E,交DA的延长线于点F,∠ECD=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结果保留π)。

16.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的长度为
,BC的长度为
,其中


.将此矩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则C′D′的长度为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共10题,102分)
17. (本题12分)
(1) 计算
(2) 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8. (本题8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方程x2+4x-5=0.
19. (本题8分)
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正方形DEFG的
顶点D在边AC上,点E,F在边AB上,点G在边BC上.
(1) 求证:△ADE≌△BGF;
(2) 若正方形DEFG的面积为16,求AC的长.
20. (本题8分)
一体育用品商场预测某品牌运动服能够畅销,就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运动服,上市后很快脱销.商场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
这种运动服,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
10元.求该商场第一次购进这种运动服多少套?
21. (本题10分)
某工厂大楼后面紧邻着一个土坡,坡的上面是一块平地,如图所示,BC∥AD,斜坡
AB长22m,坡角∠BAD=60°,为了防止山体滑坡,保障安全,工厂决定对该土坡进
行改造.经勘测,当坡角不超过45°时,可确保山体不滑坡.
(1) 求改造前坡顶与地面的距离BE的长;
(2) 为确保安全,工厂计划改造时保持坡脚A不动,
坡顶B沿BC削进到F点处,问BF至少是多少米?
22. (本题10分)
某中学在不久前结束的体育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再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
一个样本按A(满分)、B(优秀)、C(良好)、D(及格)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
制成如下2幅不完整统计图,请你结合图表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此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________名学生,其中学生成绩的中位
数落在______等级;
(2) 将拆线统计图在图中补充完整;
(3) 为今后中考体育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决定分别从成绩为满分的男
生和女生中各选一名参加“经验座谈会”,若成绩为满分的学生中有
4名女生,且满分的男、女生各有2名体育特长生,请用列表或画树
状图方法求出所选两名刚好都不是体育特长生概率.
23. (本题10分)
如图,△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D,交BC于E,已知
CD=AD.
(1) 求证:AB=CB;
(2) 过点D作出⊙O的切线;(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
(3) 设过D点的⊙O的切线交BC于H,DH=
,tanC=3,求⊙O的直径.
(本题10分)
定义:如果一个

的函数图象经过平移后能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合,那么称这个函数是

的“反比例平移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
的图象,则


的“反比例平移函数”.
(1) 若矩形的两边分别是2
、3
,当这两边分别增加
(
)、
(
)后,得到
的新矩形的面积为8
,求

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这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平移函数”.(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为原点,矩形
的顶点

的坐标分别为(9,0)、(0,3) .点

的中点,连接

交于点
,“反比例平
移函数”
的图象经过

两点.
①求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表达式;
② 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图象经过适当的变换与某一个反比例
函数的图象重合,请直接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5. (本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
为(3,0),以O A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AB,点B在第一象限,过点B
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C.动点P从O点出发沿着OC向点C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着BA向点A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1个
单位/秒。

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

设运动
时间为t秒.
(1) 求线段BC的长;
(2) 过点Q作x轴垂线,垂足为H,问t为何值时,以P、Q、H为顶点的
三角形
与△ABC相似.
(3) 连接PQ交线段OB于点E,过点E作x轴的平行线交线段BC于点F.设
线段EF的长为m,求m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第25题图第25题备用图
26. (本题14分)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3),B(),对称轴为直线,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分别作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在四边形PMON上分别截取
PC=MP,MD=OM,OE=ON,NF=NP.
(1) 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求证:以C、D、E、F为顶点的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3)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CDEF为矩形?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泰州市二O 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学二模试题参考答案
1~6. CDBDBB
7.
8. 8
9. 9
10.
11.(1,-8)
12. 15
14. 16
15.
16.
17. (1) 9 (2)
18.
19. (1)略 (2)
20. 200套
21. (1) (2)
22. (1) 20 B (2) 略 (3)
23. (1)(2)略 (3) AB = 5
24. (1) 是 (2) ①②
25. (1) (2) (3)
26. (1) (2)略
(3)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