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大全
第三节
阴道炎症
trichomonal vaginitis
一、滴虫阴道炎 [病因]
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适宜温度25-400C、 PH为5.2-6.6的潮湿环境;消耗上皮内 糖原、吞噬乳酸杆菌,使阴道PH上升。
[传染方式]
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滴虫性阴道炎
一、病原体: 阴道毛滴虫
25-40℃, 潮湿 PH5.2-6.6
• 2.白细胞检测:可检测宫颈管分泌物 或阴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后者需排 除引起白细胞增高的阴道炎症。 (1)宫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 色,中性粒细胞>30/高倍视野。 (2)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白细胞 >10/高倍视野。
• 病原体的检查
[处理原则]
排除早期宫颈癌;抗生素治疗为主。
[护理要点]
[传播方式]
自身内源性感染为主,也可直接或间接 传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外阴、阴道奇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为豆渣样白带 2.体征: 小阴唇内侧、阴道粘膜红肿附着白膜 粘膜上有糜烂及溃疡 3. 辅助检查: 悬滴法——芽孢、假菌丝 培养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病因]
1. 感染:产道损伤、组织残留、手术消毒
不严格、长期放置节育器等;
2. 经期卫生不良: 不洁月经垫、经期性交;
3.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阑尾炎
4. 感染性传播疾病:衣原体与淋菌值得关注
[病理]
1.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2.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
输卵管卵巢脓肿
3.急性盆腔腹膜炎
4.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单纯型糜烂:单层柱状上皮、表面平坦
* 颗粒型糜烂:腺上皮与间质增生、表面
凹凸不平,呈颗粒状
* 乳头型糜烂:表面更不平,呈乳突状
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分 3 度
* 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 1/3
* 中度:糜烂面占1/3 - 2/3
* 重度:糜烂面大于 2/3
2. 宫颈息肉 cervical polyp
皮有特殊亲和力。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STD。
淋菌喜湿怕燥,适宜温度35-36oC.
STD: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性传播疾病
STD: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STD 与 VD(venereal
diseases,性病)有别:
VD 包括5大性病:梅毒、淋病、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
STD 包括VD在内的20余种疾病
国家监测的8种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
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尖锐湿 疣、生殖器疱疹及非淋菌性尿道炎
5.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6.肝周围炎(Fitz-Hugh-Curtis综合症)
[临床表现]
症状:腹痛伴有发热,寒战、食欲不振等 体征: 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 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宫口流出浓性分 泌物、穹隆有触痛,宫颈举痛、宫体 压痛、附件区压痛明显、有包块。
[处理原则]
控制炎症,消除病灶。
采取支持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嘱病人卧床休息,更换床单、衣服等。 2. 诊疗配合 物理降温、胃肠减压、正确用药。 3. 卫生宣教 指导性生活卫生,做好经期、孕期及 产褥期保健。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ID
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人体质较弱引起; 主要改变为: 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
多发生于一侧。胀痛、灼热、行走不便; 局 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脓肿形成时可有波 动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前 庭 大 腺 囊 肿
[处理原则]
卧床休息、抗生素治疗; 切开引流并造口(激光造口);
[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 2.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 脓肿或囊肿切开引流术前后护理; 术前清洁、更换引流条、洗必泰擦洗、 愈合后指导坐浴。
第一节 概述
[病原体]
1. 2. 3. 4. 5. 6. 7. 细菌:化脓菌为主 原虫:阴道毛滴虫最多见 真菌:假丝酵母菌(念珠菌) 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多见 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 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多见 支原体:
三.感染途径
1.经淋巴系统蔓延 产褥感染、流产感 染等的主要途径。 2.上行性蔓延 淋球菌、衣原体及葡萄 球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3.血行传播 结核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 接蔓延到生殖器官。
4. 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最常用,方法有激光、冷冻、 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创面愈合4-8周。 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前宫颈刮片检查;无 急性生殖道炎症;月经干净后3-7日内治 疗;治疗后定期复查;期间禁止性交及盆 浴。 5. 宫颈息肉 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第五节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 主要有: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 最常见 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腹膜炎 [生殖道自然防御功能]
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
灶。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
3. 宫颈腺囊肿 Naboth cyst
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阻塞
腺管口;腺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压迫
腺管,使其狭窄,分泌物潴留而形成。
4. 宫颈肥大 cervical hypertrophy
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 宫颈肥大、硬度增加。
[护理要点]
1. 治疗指导 1:5000高锰酸钾400C溶液坐浴,10-30分钟/ 次,注意浓度和温度。月经期停止。 2. 健康教育
二、前庭大腺炎 bartholinitis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可形成前庭 大腺脓肿。脓液吸收后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病因]
细菌、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等感染;
[临床表现]
[病理]
1. 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增粗 2. 输卵管卵巢肿块
3. 输卵管积水或积脓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4.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纤维组织增生、子宫固定形成“冰冻骨盆”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不30%
异位妊娠是正常妇女的8-10倍。
体征 子宫后倾、活动受限,输卵管炎时子宫 一侧或两侧增厚、可触及伴有压痛的索 条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宫骶韧带增 粗、变硬、宫旁组织增厚,有压痛。
[处理原则]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护理要点]
制订并实施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计划
1. 心理护理
2. 健康教育:对于抗生素治疗患者应在72 小时内随诊,观察症状有无改善。
3. 减轻不适 4. 手术护理
第六节
[病因]
淋病 gonorrhea
革兰氏阴性的淋病奈氏菌(淋菌)引起泌尿
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与柱状上皮和移行上
5. 宫颈粘膜炎 endocervicitis
也称为宫颈管炎,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
粘膜下组织,可致宫颈肥大。
[临床表现] 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白色、 淡黄色脓性、血性;可伴腰骶部疼痛、 不孕; 体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 物自宫颈管流出。
第7版妇产科学
• 1.两个特征性体征,具备一个或两个同 时具备既可诊断宫颈炎症: (1)于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 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2)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 发宫颈管内出血。
• [处理原则] • 切断传染途径、杀灭毛滴虫,恢复阴道 • 正常Ph值。
1. 全身用药 甲硝唑400mg,2次/天,连服7天。 * 性伴侣需同时治疗。 2. 局部用药 阴道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 每晚1片,连用7天。 阴道灌洗: 0.5%醋酸 1%乳酸
五、护理措施
1.作好卫生宣传,积极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预 防交叉感染。滴虫患者、带虫者禁入游泳池。浴盆 浴巾要消毒。 2.指导病人自我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 搔抓。每天换内裤,擦洗外阴,擦洗外阴的毛巾用 后应煮沸消毒5-10分钟。 3.指导病人服药的方法,要夫妻同时治疗。阴道灌 洗要注意温度(41-43℃)、浓度、方法。 4.复查 月经干净后要复查滴虫,连续3个月阴性 为治愈标准。
第二节
外阴部炎症
non-specific vulvitis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病因]
分泌物、尿液等刺激引起,紧身化纤内裤引 起局部透气性差、卫生巾刺激等也可引起。
[临床表现]
1. 症状: 炎症一般症状及瘙痒
2. 体征:充血肿胀;皮肤粘摸增厚、粗糙
[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治疗糖尿病、修补尿瘘等; 局部治疗
五、处理原则
1. 消除诱因 2.全身用药: 氟康唑 150mg 顿服 伊曲康唑 200mg qd,连用3-5天 3. 局部用药: 达克宁霜 外涂 咪康唑栓剂 1枚 入阴,连用3或7天 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 阴道灌洗或坐浴:2-4%碳酸氢钠溶液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六、护理措施
1. 健康教育: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使用 抗生素、雌激素。讲解病因,消除顾虑,积 极治疗。每天洗外阴、换内裤。切忌搔抓。 2. 阴道灌洗注意药物浓度和温度(40℃) 3. 孕妇要积极治疗
[护理要点]
1. 指导病人自我护理 2.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甲硝唑可透过胎盘、也可经乳汁排泄,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 随访及注意事项 治疗后7日复诊。 内裤煮沸消毒;性伴侣治疗。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
[病因]
90%以上为白假丝酵母菌。双相菌(酵母相 与菌丝相),菌丝相致病。适宜pH4.0-4.7 环境。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大量用雌激素、 糖尿病病人等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