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

“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

在磨课中学习在磨课中研究在磨课中成长
————“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磨课”就是对同一节教学内容,一遍遍地教、一遍遍地改、一遍遍地完善,最后走向成功。

从而固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促动教育水平、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在“磨课”中能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也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动机、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全面实行反思,也全方位地理解了自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持续的教、持续的改、持续的磨,使我有了很大的改变,促动了我又好又快成长。

一、梦想,致使教学目标失衡
九年级物理课本刚学完,还未全面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探索行之有效、乃至高效的复习方法。

我选择的是复习课《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内容及表达式;2、能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实行简单的计算;3、能用欧姆定律灵活地解决比例问题;4、积累一些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5、培养学生综合材料、理清思路、用清晰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水平。

课本内容少,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仔细归类有八个典型。

我以为,欧姆定律是重点,又是A层的学生,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八年级的知识,学生理应掌握得不错。

结果在第一次磨课中,知识起点过高,选题难度过大,目标要求过高,知识梯度过小,再加上学生知识遗忘严重,部分学生连I=U/R都已忘记,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

因为对学生估值过高,致使多数学生很迷茫,答非所问,草率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教的难受,学生学的吃力,教学目标未实现,效果很差,真正有“空中楼阁”之感。

通过上课,感受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通过反思,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评课,找准了改进的方向;通过进一步修改,增加了知识贮备,降低了知识难度,理清了教学思路,细化了教学环节。

为确保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了,增加了必做题和拔高题,但是跨度过大,学法指导不细,目标还是过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再次评课、修改,再加上总复习赶上了这个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后面磨课实行得很顺利,效果较好。

因为是复习课,在第一次磨课中对学生底子摸得不透,对学情把握不准。

除了需要完成课本两节内容外,还增加了三个中考必考专题,分别是使用I=U/R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实行简单的计算;使用I=U/R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解决比例问题;使用I=U/R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表示数变化。

对学生来说,这些专题都是难点。

每专题都有典型例题、方法导航、方法达标训练。

旨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使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指导性强,目的明确,但是难度较大,内容太多,本节课共涉及到大小题目29道,比一套中考题还多,完成太仓促,上课如赶狼,蜻蜓点水。

学生学的糊涂,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就王成会老师说,将三节课的内容一节课完成,太快。

说实话,这节课要是只解决一个专题,效果肯定不错,但我还是不甘心,A层必须高标准、大容量,既要学到知识、也不能影响复习进度。

误认为高效课堂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的课堂,其实高效课堂是一个有活力、高效且具有实效的课堂。

第二次磨课吸取前一次的教训,专题减少成两个专题,删除了使用I=U/R 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这个类题,而且把专题进一步整理,题目实行筛选,压缩成24道,教学内容一环紧扣一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有新,相互促动,基本上切合A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学生都能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容量仍较大,但圆满的、恰当
的完成教学各环节,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幻想,致使课堂活动呆板
幻想磨课一次性成功,期望值过高。

在第一次磨课中,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实。

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整个过程采取的是:设疑激趣——指导自学——讨论答辩——启发释疑——课堂达标。

不过学生贮备知识空乏,学生求知欲虽很强,但基础不牢固,表现的很惆怅,师生配合不融洽,加上学生不会使用学案,学生活动机械化,缺少以往活跃的课堂气氛,我感到很失意。

评课后,重新梳理了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各环节。

第二次磨课,虽然学生知识上存有很大的欠缺,但课堂活动恰当,气氛较为活跃,师生配合较为密切。

第三次磨课,学生对学案应用自如,能深知教师意图,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教学各环节,亲临了课堂是考场,课堂如战场,学生活动频繁,形式多样,学生兴奋,老师满意,效果良好。

四、奢想,致使教学媒体繁琐
奢想多媒体课件力求完美、面面俱到,既要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又要体现教的思路、学的过程。

在开始备课时,没有真正理解学案的意图和价值,贪大求全,花了大量的时间,把所有学生经历的问题、探究过程、知识检测,全部制在幻灯片上,共有31张。

学案上有的,课件上全有。

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了学案,怕电视上的东西有疏漏;看了电视,又不能迅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效率不高。

课件很繁琐,搅乱了学生的思路。

后对课件实行压缩、修改,没有必要原型出现的改为提示性语言。

如几分钟内完成学案上哪一题、用什么方法,和学案相互配合,使多媒体真正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价值,效果
较好。

总来说之,通过磨课,经历了从跌倒中爬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提升,促使我持续地成长,真正实现了“早过关,早受益”。

当然,我会以这次磨课活动为契机,巩固成果,增强学习,补充自己之不足,把自己塑造成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郭育会简介:郭育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7月出生,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物理教育,大学本科,98年参加工作,现西和县北川中学任教,中学一级教师。

曾承担已结题的省级课题“分层教学”研究,现承担国家级课题“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子课题“城乡结合部班级教育与管理研究”。

曾被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授予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研究员,有几篇论文获奖并发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