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普及

心肺复苏普及


活了 自主呼吸恢复、心跳和大动脉搏动恢复 红了 面色由苍白、青紫转为红润 动了 眼球转动、肢体抽动、发出呻吟声等
终止指标:
活了 自主呼吸、脉搏恢复 来了 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接手抢救 死了 医生到场确认伤病员死亡 累了 救护员精疲力竭不能继续抢救
稳定侧卧位
思考
1. 遇到有人突然倒地怎么办? 2.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3. 怎么判断意识和呼吸? 4. 什么情况下开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AED)? 5. 心肺复苏的口诀是什么?请解释具体怎么做? 6.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7. 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包括哪些? 8. 患者(胸外按压前或后)有活动或挣扎还能继续按压吗?
五、开放气道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开放气道的关键是解除舌 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仰头举颏法
双手托颌法 13
六、人工呼吸---口对口
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 迷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 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
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 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 出,胸廓回落
用一手将病人的鼻 孔捏紧
心肺复苏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为什么学习心肺复苏?
• 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指貌似健康者在极端的时间内因病突然死亡; • 中国每年猝死约180万例,平均每分钟3-4例,可以发生在任意场合; • 只有现场立即心肺复苏有可能挽救生命;
• 目前胸外按压的位置
•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两乳头连线中点 • 剑突上两横指
胸外按压的方法
• 一手的掌根部用力 • 两手重叠,十指相扣, • 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以掌跟按压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婴儿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4 厘米)。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1. 打开电源 2. 安放电极片,自动分析心律 3. 根据提示按下除颤键 4. 除颤时不可接触病员 5. 非除颤时均不间断
CPR
八:判断复苏效果:
• 每5个CPR循环(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约2分钟)重新判断意识和呼吸(510秒内),如未恢复,继续CPR
有效指标:
• 儿童 (5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
11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1. 快速按: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 2. 用力按: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不超过6cm、儿童及新生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3. 每次按压后允许胸壁充分回弹:胸廓完全回复后,再施压,避免倚靠在患者胸上;
按压:回复时间=1:1 4. 尽量减少中断:中断不要超过10秒 5. 避免过度通气:单人操作按压:通气= 30:2,对儿童和婴儿的双人CPR, 15:2
心肺复苏:
口诀:呼呼呼 + CAB + AED
呼呼呼
1.
2.
3.
CAB

• •
AED

意识 呼吸 呼叫倒地者,快速判断

(非专业人士可以略过心跳和脉搏判断)
120 呼叫
(请他人帮忙或自己)
AED 呼叫
(去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请他人或者自己)
胸外心脏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非专业人士可以不做)
• 黄金4分钟内心肺复苏 • “第一目击者”现场立即进行
猝死 意外伤害死
心脏骤停获救的关键:抢救及时、到位!
1. 早识别!早呼救!:判断意识和呼吸,识别心脏骤停,
早拨
打120电话
2. 早CPR!: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3. 早除颤!:AED
4. 早专业医疗救护(高级生命支持)
口诀:呼呼呼 + CAB + AED
二、启动急救系统:拨打120+获取AED
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或不正常的呼吸:心脏 骤停了!!!
• 立即呼救:“来人啊!救命啊!”
• 立即拨打120电话(第二个呼) • 立即去取AED(第三呼)
• 立即胸外按压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四、胸外心脏按压(C:Compression)
• 体外:平躺仰卧在硬质表面上 • 快速按: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 用力按:按压深度:5-6cm • 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 尽量减少中断
胸外按压30次后,吹气2次,如此循环 (非专业人员可不做人工呼吸,仅胸外按压)
六、人工呼吸-球囊面罩
七、AED除颤
• 尽早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 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 的治疗;
•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 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 普及心肺复苏术,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
心肺复苏——用于呼吸、心脏骤停的起死回生之术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过度劳累、熬夜、强烈的精 神应激、出血、脑卒中、药 物过量、创伤、淹溺、窒息 等小儿常见原因: 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 感染、中毒等。
一旦心跳停止
• 5-10秒:突然倒地,意识丧失 • 30秒: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除颤 自动体外电
(自动体外除颤仪)
一、呼叫倒地者,快速判断意识和呼吸(510秒内)(第一个呼)
首先确定急救场所安全后,
1. 判断意识:轻拍其肩部,高声问:“喂,你怎么啦?”;如无转头、 睁眼、对答、呻吟、四肢活动等任何反应(一动不动),即为无意 识;
2. 判断呼吸:如果没有胸部或者腹部起伏,即为无呼吸; 3. 无意识无呼吸或者不正常的呼吸,面色苍白,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