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品分离技术(5) 离心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5) 离心技术
42
(三).等密度离心法
1原理 预先配制介质的密度梯度(包含了被分离样品中所有
粒子的密度),样品铺在梯度液顶上或混合,离心开始后, 梯度液受离心力的作用逐渐形成底浓而管顶稀的密度梯度, 与此同时原来分布均匀的样品粒子也发生重新分布。各种 颗粒移动到与它们各自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上形成区带。
特点: (1)与样品粒子的密度有关 (2)与样品粒子的大小和其他参数无关 (3)转速、温度不变,则延长离心时间也 不改变这些=0 S=0 粒子平衡
ρp-ρm>0 即ρp>ρm V>0 S>0 粒子沉降
ρp-ρm<0 即ρp<ρm V<0 S<0 粒子逆着离心方向上浮
12
二、离心设备分类
离心机
转子 主机 附件
13
分类标准多种多样: (一)根据转速分类:低速、高速、超速
项目 转数(rpm) 离心力(rcf)
2、转子桶内装有十字形隔板,把桶内分隔成多个扇形小室, 隔板内有导管;
3、区带转头的“管壁效应”极小,分离效果好,转速高, 容量大,回收容易;
缺点:
区带转头的样品及介质与转头直接接触,要求转子耐腐蚀, 并且操作复杂。
30
31
5、连续转头:
32
自动排出沉渣的离心澄清机
33
分批自动排出沉渣的离心澄清机
4
离心力
离心力(F):当离心机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ω(弧度/秒) 旋转,颗粒的旋转半径为r(厘米)时,颗粒所受的向外的 力即离心力。
F ma m2r
ω: 旋转角速度 r:旋转体离旋转轴的距离
2 n rad / sec
60
5
相对离心力
相对离心力(RCF):又称分离因数,是衡量离心程度的 参数,是指在离心力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 球 引 力 的 倍 数 , 单 位 是 重 力 加 速 度 g ( 980cm/ 秒 2 ) 。 RCF=ω2r/980 = 4π2n2r/3600*980 = 1.119*10-5n2r
43
2.注意点: 离心时间要长 可用角式转头或水平式转头 粒子密度相近或相等时不宜用 密度梯度溶液中要包含所有粒子密度 不能用刹车
44
收集区带的方法: 用注射器和滴管由离心管上部吸出; 有针刺穿离心管底部滴出;
用针刺穿离心管区带部份的管壁,把样品区带 抽出;
用一根细管插入离心管底,泵入超过梯度介质最 大密度的取代液,将样品和梯度介质压出,用自 动部分收集器收集.
20
沉降界面 沉淀
21
22
角式转子的特点:
(1)重心低,转速可较高; (2)样品粒子穿过溶剂层的距离略大于
离心管的直径; (3)“管壁效应” :
有一定的角度, 在离心过程中撞到 离心管外壁的粒子沿着管壁滑到管底形 成沉淀, 此效应使最后在管底聚成的沉 淀较紧密。
23
在离心管的不同部位距旋转中心轴的距离
样品颗粒的大小 形状 沉降系数 密度 溶剂的粘度、密度 离心加速度
9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越大,沉降系数越大。
10
沉降速度 sedimentation velocity
(1)定义: 指在强大的离心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物质
运动的距离。
v
dx dt
2r(2 9p -m)2x
d2(p 18
m )
2x
r: 球形粒子的半径 d: 球形粒子的直径 η: 流体介质的粘度 ρp:粒子的密度 ρm:介质的密度
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只是对沉降的作用力不同,离心沉降
的速度v v S2r
其中S即为沉降系数。
S表示单位离心场中粒子的移动速度。
S
沉降速度 单位离心力
v
2r
2.303
log r2 log r1
2 (t2 t1)
r1:离心前粒子距离转轴的距离
r2:离心后粒子距离转轴的距离
8
S在实际应用时常在10-13秒左右,故把 沉降系数10-13秒称为一个Svedberg单位, 简写S,量纲为秒。
34
(三)根据用途分类: 实验室或工厂、分析或制备
35
(四)根据离心形式分类:
离心过滤:指在有孔转鼓的离心机中通过过滤介质分离悬浮 液的过程。
离心沉降:利用固液两相比重的差异在离心机无孔转鼓或离 心管中进行悬浮液沉降的过程。
离心分离:利用不同溶质颗粒在液体各部分分布的差异,分 离不同比重的液体的过程。
差速离心法
平衡离心法
速率区带离心法
离心分离法 等密度离心法
沉降平衡离心法
39
(一).差速离心法
1、原理 利用不同的粒子在离心力场中沉降的差别,在同一离心
条件下,沉降速度不同,通过不断增加相对离心力,使一个非 均匀混合液内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分步沉淀。
差速离心的分辨率不高,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 粒子不容易分开,常用于其他分离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
4、容易纯化,价格便宜或容易回收。
5、浓度便于测定,如具有折光率。
6、对于分析超速离心工作来说,它的物理性质,热力学性质应 该是已知的。
48
常用的梯度材料: 糖类: 蔗糖、甘油、聚蔗糖(Ficoll)、右糖酐、糖原 无机盐类:CsCl(氯化铯)、RbCl(氯化铷)、NaCl、KBr等 有机碘化物:三碘苯甲酰匍萄糖胺等 硅溶胶: 如Percoll。 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 重水 非水溶性有机物:如氟代碳等
14
1.低速离心机 (2000-6000rpm)
转子 电动机
转子带有放置离心管的孔 转子的中央位于离心机的驱动轴上 离心机的转速和温度控制不够准确 一般最高转速在6,000rpm以下 实验室中常用于分离制备。
15
2.高速离心机 (10000-26000rpm)
制冷设备温度控制在0-4℃范围内 制动器(刹车) 实际速度和温度可通过仪表显示 配有一定类型及规格的转子 最高转速在26,000rpm以下 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制备
16
3.超速离心机
驱动和速度控制 温度控制 真空系统 转子
常用于分离亚细胞器、病毒粒子、DNA、RNA和蛋白质分子。 在分离时无须加入可能引起被分离物质结构改变的物质。
17
(二).根据转子形式分类(Rotor)
固定角式转子(fixed-angle rotor) 水平转子(swing-out rotor) 垂直转子(vertical rotor) 带状转子(zonal rotor) 连续转子(continuous rotor)
(2)转子旋转加速时,离心管中心线由平 行位置逐渐过渡到垂直位置,即与旋 转轴成90°角,
(3)粒子的沉淀方向同旋转半径方向基本 一致,有少量的“管壁效应”。
25
水平转子的特点
(1)转子的重心位置较高
(2)样品粒子沉降穿过溶剂层的距离大于管直径
(3)对于多种成分样品分离特别有效
(4)常用于速率区带离心和等密度离心
45
速度区带法与等密度离心法的比较
分离法
速度区带离心法
原理
沉降与颗粒质量成正比,以 物质沉降速度的不同进行分 离
介质
密度小,如蔗糖、甘油、聚 蔗糖,蔗糖浓度10% 67%, 密度1~1.3286预制梯度,不 连续
离心力场
强,离心速度高,使被分离 物质易沉降
离心过程 样品向离心管底沉降
离心时间
较短,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十 小时
18
转子的材质:
铝质 较轻,耐受强度较弱,适合在较低 的转速下使用;
不锈钢 耐受强度最好,但材质本身太重; 钛合金 耐受强度不错,重量也比不锈钢轻。
19
1.固定角式转子 离心管在离心机中放置的位置与旋转轴
心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角度变化在14-40° 之间。
常见的角度 20° 28° 34° 40
普通制备离心机的选择 (1) 过滤式离心机 (2) 沉降式离心机 (3) 分离式离心机
52
超速离心机的选择
估算离心力和离心时间 超离心方法的选择 转子、离心管的选择 梯度、介质的选择
49
(二).梯度材料的应用范围
1.蔗糖: 常用于细胞器、病毒、RNA分离的梯度材料
有较大的渗透压,不宜用于细胞的分离。 2.聚蔗糖: 用于分离各种细胞包括血细胞、成纤维细
胞、肿瘤细胞、鼠肝细胞 3.氯化铯: 被广泛地用于DNA、质粒、病毒和脂蛋白的分离
价格较贵
4.卤化盐类:
5.Percoll:
50
2.注意点: 可用角式、水平式转头 可用刹车 难以获得高纯度
40
例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已破碎的细胞各组份 已破碎的细胞 500g,10分钟
沉淀
上清液
(细胞核) 10,000g,10分钟
沉淀
上清液
(细胞膜碎片,线粒体,) 100,000g,3小时
溶酶体
沉淀
上清液
(核糖核蛋白体) (可溶性成份)
41
(二).速率区带离心法
也不同,那么在一定的转速下其RCF值也各不
相同
RCF 1.119105 n2r
设40000rpm时
R1最小、 3.8cm
R2平均、 5.9cm
R1
R3最大、 8.1cm
R2
RCF值分别
R3
67,910g 105,400g
144,700g
24
2.水平转子
(1)转子静止时,处在转子中的离心管中 心线与旋转轴平行,
26
27
3.垂直转子
离心管垂直插入转子孔内,在离心过程中 始终与旋转轴平行,而离心时液层发生90°角 的变化,从开始的水平方向改成垂直方向,当 转子降速时,垂直分布的液层又逐渐趋向水平, 待旋转停止后,液面又完全恢复成水平方向。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