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赏析徐渭

赏析徐渭

赏析徐渭“笔底珍珠无出卖,闲抛闲掷荒野中”
-行知11绘画新媒体魏茹茹11203435
网页中一搜索“徐渭”,立刻出现,一位落魄潦倒但又放荡不羁的诗人。

悲剧性的天才艺术家。

看来,徐渭一生的不幸与其艺术成就的卓越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他的晚年绘画作品《墨葡萄》中,画的是山野间的野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法,随意挥洒,点染出藤条和葡萄。

藤条错落低垂、葡萄晶莹欲滴。

好几幅葡萄图中诗人题了相同的词“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表面上比喻所画的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的才识。

诗人用珍珠喻己。

“明珠”却无处可卖,蕴含着诗人激愤、苦痛、狂傲的情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字里行间道出他有才能而不能施展的心境,叹息自己纵有才华却不能被人赏识。

只能像野葡萄那样在荒野中自生自灭,那串串“闲抛闲掷”的野葡萄正是徐渭的化身。

徐渭是晚明时期的代表画家,其庶出的社会地位,饱经磨难的身世命运,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畸变的心理冲突以及晚明世风日下的风气,使其长久压抑的情感以绘画的形式得到宣泄,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

徐渭作为明清大写意画派的开山大师,他的绘画艺术是我国文人画发展到明代的一个新的突破。

超然物外,寄情山水,借物抒情乃是文人画产生的思想基础。

文人画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和“怡悦情性”的理论,被唐代张彦远肯定并加以宣扬之后,经五代荆浩、到北宋得到进一步发挥。

此际文人名流辈出,对宋代和后世文人画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凡诗、书、画,皆以尚意为高,强调主观心意的重要性,使绘画艺术从重在表现客观而转向表现主观心灵。

这是明朝嘉靖时徐渭写的一首诗,徐渭工于诗、文、书法,又是戏曲专家,同时被尊为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开山鼻祖。

但他一辈子不曾及第做官,仅沦落官员下潦,中年还因精神受到打击而一度疯癫,亲手用锥子刺聋了双耳,用槌子击碎了睾丸,然而终于不死,相反的,活到七十有三。

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

明代多狂人,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

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郑板桥推崇他的绘画.甘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近代的吴昌硕题徐渭的书画册亦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齐白石对徐渭更是倾慕备至。

他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

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

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