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管理学思考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管理有关的事例,而我们通过学习管理学,可以从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使我们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管理有了一定的认知,为今后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好的与人相处,更好的处理各种事务,更好地生活。
事例一:山花煤矿奖金分配风波山花煤矿是一个年产120万吨原煤的中型矿井。
该矿现有职工5136人,其中,管理干部458人,占全矿职工的8.9%。
某年全矿职工在矿井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大丰收。
特别是在安全方面,100万吨原煤生产死亡率降到了 2人以下,一跃跻身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
至此,上级主管部门特拨下15万元奖金,奖励该矿在安全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
在这15万元奖金的分配过程中,该矿袁军矿长代表矿行政召集下属五位副矿长和工资科长、财务科长、人事科长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议。
袁矿长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矿受到上级的表彰是与全矿上下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分不开的。
奖金分配上嘛,应该大家都有份,但是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每个人的贡献有大小,我看工人和干部就该拉开距离,如工人只是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安全工作面不大。
而干部不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负责一个班组、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在局里压了风险抵押金,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
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
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奖金总额是15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550元,副矿长500元,科长400元,一般管理人员200元,工人一律5元。
这样分下来,全矿初级干部13人,科技干部130人及各类管理人员307人,职工4678人,刚好分均。
"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过了一会儿,主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5元太少了,并且不论什么工种都是5元,这不太平均了吗?我们既然反对平均主义,就要工人与干部都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好把工人的奖金也来开档次,否则工人的积极性怕是要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工作任务的完成。
"安检科陈科长心里想,我具体主管安全,责任不比你矿长小,奖金倒要少150元,与其他科长拿同档次奖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于是便开了腔:“要说安全工作,全矿大大小小几百条巷道我都熟悉,天天都在和安全打交道,处理安全事故每次都到现场,但有些人一年没下几天井,安全工作不沾边,奖金反倒不少,我建议多来一个档次,六个档次。
陈科长的发言马上引起了人事科长、财务科长等科长的极为不满,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
最后袁矿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今天这个会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意见各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两条:第一是怕工人闹意见影响生产;第二,多拉开些档次,要说闹意见,不论怎样分都会有人闹意见,比如有些与安全工作无关的人,我们一视同仁的给点,按理说照顾到了全矿职工,就会使意见相对小一些,要说影响生产,我们现在实行的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不劳就不该得,至于多拉档次,我看就不必了,多拉一个档次,就会多一层意见,像安检科陈科长这样的个别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个方案我看今天就这么定了,请财务科尽快把奖金发下去,散会。
"奖金发下后全矿显得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的发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人车跳轨,接着三采区割煤机电机被烧,随后就是开拓区冒顶两人受伤。
袁矿长坐不住了,亲自组织带领工作组到各工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查人车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
而钉道工说是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道,追来查去大家最终说出了心里话,他们说,"我们拿的安全奖少,没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
"还有一些工人说:"老子受伤,就是为了不让当官的拿安全奖。
"一段时间矿里的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最终矿行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下去了,山花矿区从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不见了。
在以上案例中,山茶花矿业因安全奖获得了奖金15万元,此事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如何分配这15万元的奖金。
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应该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而展开,如果不明确目的,就会让管理变得无头绪,达不到预先的效果。
特别是激励工作,更应该以基本目标为核心,有机的运用资源,以合理的预算实现最大的效果。
而在此案例中的管理目标为:A、奖励在过去生产经营中,在安全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或是集体B、以点带面,促进全矿上下更加铭记安全原则,事事以安全为重,把过去的良发作风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提升矿业的安全生产。
在管理中,奖惩历来是激励员工最有效而且最直接的管理工具,但奖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了保证奖惩能达到正确的激励效果,一般来说,奖励需遵从以下普遍原则:A、奖励不应该提倡平均主义,应该以奖励突出个人为主,树立起标杆,以激励其他的员工向标杆学习B、小奖不如无奖,如果奖励过轻达不到让员工关注的程度,员工不但不会感受到激励,反而会让员工失望,容易挫伤员工的士气C、除了物质奖励外,更应该注重精神奖励,没有附加精神奖励的奖励,容易让员唯物质论价值,失去奖励的最初意义D、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奖励一定要及时经讨论,认为更为科学的奖励方案如下:1、此次奖励,严格遵守“安全”为主题,所有奖项的设置与评选,仅以“安全”为依据,至于在其他方面优秀的个人和部门,可以放到年终表彰等其他场合去实现2、建立获奖个人、单位评判标准的奖项,并依照此标准挑选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与部门,如“十大安全生产先锋模范代表”等,树立有先进事迹的标杆3、由部门推选申报先进人物,虽然不一定是人人获奖,但部门的推选对员工也是一种认可和激励4、召开安全生产大会或是全矿的宣传主题活动,向所有员工传播矿业获得安全奖的这一好消息,激励人心,进一步强调安全意识;并在大会或是宣传月中,即时表彰评选出来的优秀人物,通报他们的优秀典型事迹,激发全矿员工向他们学习,迎头赶上5、树立安全生产文化,将此次评选的安全奖项设置成为常规奖项,除这一次特别奖励外,可以在年度优秀评选中设置这一奖项,巩固员工的安全意识6、树立安全生产主题纪念雕像,进一步著显矿业获得安全奖的荣誉,让所有员工都能因自己为安全付出的努力产生自豪感,同时,也鞭策员工在安全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全矿业上下一心,为保住矿业的荣誉而继续努力事例二:比较金庸武侠中各派掌门的管理学武当派,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大派,而其在金庸的小说中却是一个一代不如一代的典范。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的男主角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便是出自武当,而张无忌之后又加入了明教,成为了一教之主。
所以武当和明教不可不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比较这两大门派的管理,可见这一正一邪的两大门派在管理之上的差异。
武当掌门张三丰,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多么英明的管理者,他也许在武学造诣上已是登峰造极,创造了享誉盛名的武术绝学,但是却一心只求自己的武学精进,潜心闭关,对自己所创立的武当派并没有起到一个管理者所应有的作用。
他不问世事,专于修炼,作为一派掌门,除了训练自己的关门弟子以外,并未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创的门派,甚至还放任自己的弟子在外为恶,直到最后才发现其累累罪行并将之清理,可见其在管理上的失败。
反观张无忌,事实上是他根本就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他不是政治领袖材料,因为他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的情感,面对敌人时不够残忍,不能当机立断,也没有权力欲望。
他并不很重视分辨是非善恶,而是习惯性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他很容易受人感动,恳求他什么他多半会答应,就算自己吃亏,也不计较得与失。
这是先天的,就注定了张无忌不可能一直坐在明教教主的位置。
但不管怎么说,最初在明教高层的领导谢逊滥杀无辜,青翼蝠王嗜血如狂等却是在张无忌的领导下收敛了本性,褪去了明教在世人心中是邪教魔教的形象,这从侧面来说也可以算是张无忌的功劳了。
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其在武学上的造诣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历史上,少林也因其松散的管理制度受害匪浅。
武学大家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就描写了这么一个人物——圆真(成昆),他作恶江湖,背师叛道,居心叵测,意图引起武林大乱,好夺取屠龙宝刀成为武林至尊。
这便与少林之纵容大有关系。
因为少林众僧认为人心可化,而殊不知某些恶徒却是本性难移。
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管理实例中,就是说,在一个大型的企业中,不能够有太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者必须制定一种刚性的规章制度,以严格的规划管理自己手下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如此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充分使用,避免造成浪费。
而且,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自己的手下是何种居心呢?所以,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得保有一种姿态。
要在公事中严苛,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实在性。
事例三:大学权力制约的机制大学权力制约的机制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A.权力高度集中。
从横向看,学校决策主要由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作出。
绝大多数大学,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成员基本上是一致的,仅仅主持人不一样。
因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集于一身,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集于一身。
从纵向看,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院(系、所)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
权力高度集中、界限不清,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权责不对等以及不作为。
B.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失衡。
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以行政权力干预或取代学术权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模糊,两者交织在一起,造成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校、院(系)学术委员会仅仅是审议机构,没有应有的学术决策权力以及对行政的制约、监督权力。
C.民主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法律法规授予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权力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教代会、学代会难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往往在学校的指挥棒下被动运转。
教师学术自由、学生学习自由的权力没有制度保障。
教职工、学生的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渠道不够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