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更适应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在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督教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对其教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解 释,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例如基督教以前强调“原罪说”,而现在 牧师传道时基本不再提“原罪说”。 再如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以前 就只是爱主内的兄弟姐妹,而现在扩大到爱全国各族人民,这不能 不说是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其次,宗教礼仪形式的简化。 所谓宗教礼仪, 是指宗教信仰者为了表示对其崇拜对象的崇 拜和敬畏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 宗教礼仪是宗教意识的外在 表现。 通过礼仪,不但可以加强信仰者与其崇拜对象之间的联系, 巩固和强化信仰, 而且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 使他们获得信 心、希望和安全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以往宗教那种繁琐冗长的宗教仪式 已不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因而宗教仪式也趋向世俗化,变得更 加简便易行。 如佛教的“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这种宗教仪式 比以前的要简便得多。 还有僧尼守戒的方式以及丧葬事务的操办, 也都简化了很多。 基督教的礼仪较为简易,例如安徽省全椒县的基 督教徒的礼拜活动,布道者结合当地特色的说唱形式,先念几句经 文,然后讲一段教义,再唱两首圣歌就结束了。 他们在唱圣歌时模 仿当地流行的安徽大鼓的曲调,有时独唱,有时合唱,娱乐成分比 较多,不像正式教堂里的礼拜那样庄重。 宗教礼仪的简化反映了它 与世俗世界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说明宗教在向世俗化的道路迈进。 再次,宗教组织管理松散化和活动场所功能多样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信徒忙于各类的社会生活,与宗教 组织的联系逐渐减弱。 例如现在年轻的伊斯兰教徒经常忙于做生 意而不会准时准点地去清真寺做礼拜。 一些宗教的基层组织与上 级组织的联系也日益松散, 如现代天主教的许多基层教会在一些 实质性问题上都是自己做决策, 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教皇的绝对控 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宗教组织也被世俗的商品经济和价值 观念所侵蚀,宗教活动场所的的功能也逐步多样化。 例如基督教以 “自养”为名,利用教会的房产开设老人俱乐部、旅游观光团、外语 补习班等,以此来增加教会收入。 再如伊斯兰教,凭借本民族清真 寺的特色建筑,发展旅游业,将一些清真寺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 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宗教世俗化的定义 关于世俗化一词的词源问题, 著名学者汪维钧认为:“世俗化 (secularization)概 念 源 于 拉 丁 文 词 根 saeculum,原 意 表 示 一 段 漫 长 的时间跨度,又表示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 就其本义来说,是欧 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在宗教战争结束后,将一部 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地、 财产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 者” [1]。 “世俗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为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 而签订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 在这个和平条约里, 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 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化的内涵逐渐被泛化,指宗教神圣性、神秘 感逐渐减退的趋势。 即宗教观念、情感逐渐淡化,宗教活动领域逐 渐缩小,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等趋势。 关于宗教的世俗化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美国 著 名 当 代 宗 教 社 会 学 家 彼 得·贝 格 尔 认 为 宗 教 世 俗 化 是 “ 神 圣 性 质 的 匮 乏 ” [2];而 大 多 数 学 者 如 戴 康 生 、彭 耀 等 则 认 为 “世 俗 化 是 由 神圣化到非神圣化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 这一过程既包括宗教 社会功能的淡出及它的理性化, 也包括宗教自身从形式到内容由 神圣逐步走向世俗,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3]。 在米尔恰·伊利 亚德(Mircea Eliade)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16 卷本)中,对 宗 教 世 俗化的含义也做出了大致相同的界定:“世俗化是一个过程, 在这 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 ” [4] 在学术界, 虽然学者们在宗教世俗化定义的界定问题上各有 侧重,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即宗教的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 对的一个概念,是对传统宗教的某些内容和形式的摒弃,是神圣社 会对世俗社会的调整与适应, 是宗教受世俗社会影响而向世俗化 演变的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二、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的认知能力大大提 高,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这就使得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 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宗教教义的解释社会化。 世界各大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都会对其教 义进行社会化的解释,放弃或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教义,使之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异常迅猛, 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 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问题,以及生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结 果与宗教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相悖的, 有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 可以颠覆宗教的核心教义,威胁到宗教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宗 教不得不对其教义进行世俗化的阐释, 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争取生 存空间。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 表现形式 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俗化问题已 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社会现代化大趋势的 影响下,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在通过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调整 自身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 现在宗教世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 的一个重要方面。 宗教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在 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深入考察宗教世俗化这一现象,对于我 们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革与开放 2012
赵晓达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亦不例外,呈现出了世俗化 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世俗化的词源入手,运用宗教社会学的方法 对宗教世俗化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分析了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希望 能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