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量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全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

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

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 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

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由此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并且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国贸易量变化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建立模型
本文选取引力模型的主要基本指标,来验证中国贸易和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引力模型等式显示了ij两国的GDP总量,和两国之间的距离。

其中T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量。

Y代表了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说明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用两国之间的首都距离代表。

由于引力模型基本公式是非线性公式,将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变成线性等式:
二,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在2012年的GDP总量是定值,故没有加入计算。

本文选取2012年和中国贸易量较大的18个国家作为样本,其中中国和各个国家的贸易额来自中国国家商务部的2012年1-12月进出口数据;各个国家的GDP总量来自于IMF 的统计数据;各国到中国的距离以各国首都到北京的距离测算,来自于网站。

三,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
本文收集了中国和18个国家在2012年的贸易总量,各个国家的GDP总量,和两个国家的距离。

表1
国家香港贸易总额(亿美元)
3414.9
GDP(亿美元)
2436.7
距离(公里)
1973
印度664.7 19467.7 3781 日本3294.5 59844 2102.4 韩国2563.3 11512.7 1106 台湾1689.6 4740.2 1700 印尼662.2 8948.5 5228 泰国697.4 3769.9 3207.9 英国631.1 24337.8 8146.7 德国1611.3 33666.5 7364 法国510.2 25804.2 8225 意大利417.3 19804.4 8136 荷兰676.1 7702.2 7828 俄罗斯881.6 19535.6 5801 南非599.5 3909.1 12974 巴西857.2 24250.5 17330 加拿大513.7 17700.8 8460 美国4846.8 156760 11159.4 澳大利亚1223 15420.6 9028
由于GDP和两国的距离对于两国的贸易额会产生影响,属于多个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作用结果,所以选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将以上数据输入SPSS 16.0,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2可知,两国距离和该国GDP与两国贸易额的相关系数是R=0.810,修正后的判决系数R2值为0.610,说明拟合优度尚好。

在表3的显著性检验中,F检验的统计量的值为14.308,显著性概率p=0.000<a=0.01,说明二元线性回归方程非常显著。

表4 Coefficients a
表4显示出,各国GDP 总量和其到北京的距离的回归系数的t 检验的统计量值分别为5.112和-2.776,显著性概率值分别为0.000和0.014,在显著性水平a=0.05下,说明该国GDP 和其到北京的距离对两国间的贸易额是很有影响的,其中贸易国的GDP 总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两国之间的距离的影响较GDP 影响弱。

所以,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解释引力模型是合适的,并且验证了引力模型中GDP 总量和两国的距离对于两国贸易额是有显著影响的。

因此,线性的引力模型为:
1ln 1584.136ln 0.029ln 0.129ij i j ij
T a Y Y D =++- 根据表4,在中国GDP 总量不变和两国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他国的GDP 总量每上升1亿美元,则其与中国的贸易额平均增加0.029亿美元;在中国GDP 和该国GDP 不变的情况下,其与中国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则与中国的贸易额就会平均下降0.129亿美元。

四,结论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8个国家和中国的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印证了引力模型对于两国间贸易额的说明,两国的GDP 总量与贸易额呈正相关,两国间的距离与贸易额呈负相关,即GDP 总量越高,贸易额就越高,两国距离变远,则贸易额随之下降。

相关主题